- 從服貿會看上市公司向新向綠向智而行
- 2024年09月18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展望未來,上市公司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布局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蓄勢謀篇,逐步勾勒出“第二增長曲線”,可以預期,未來業績將更新、更綠、更智。
中國太保展示新質力量、三大運營商展示數字化新技術、五糧液展示“零碳酒企”發展成果……2024年服貿會上,一個個展臺成為上市公司向新向綠向智而行的生動寫照。
展望未來,上市公司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布局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蓄勢謀篇,逐步勾勒出“第二增長曲線”,可以預期,未來業績將更新、更綠、更智。
賦能新質生產力
高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在新質力量展區,中國太保以“中國太保新質力量”為主題,在服貿會主會場亮相。
其中,中國太保展示的四足機器人尤為引人注目。“這是太平洋保險和宇數科技聯合開發的機器狗,行業里的學名叫四足機器人,利用了仿生學技術,上面裝了一個環掃毫米波雷達,在保險行業主要用來做電網的巡檢,資產測評和資料收集,還可以應用于消防應急行業,做火場的偵測。”太平洋保險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除了展臺,中國太保的半年報里也透著濃厚的科技底色。上半年,中國太保基于數字太保的建設藍圖,促進業務和科技深度融合,賦能客服、風控、理賠、投研等經營價值鏈,進一步深化壽險代理人智慧助理、車險在線理賠助手、健康險理賠審核助手、審計數字勞動力等場景的賦能應用。
上市公司促進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賦能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服貿會突出展示新質生產力,不少未來科技元素走入現實。手術機器人、具身機器人百花齊放,數字文旅、智慧教育、智能體育等服務和場景推陳出新……
“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本屆服貿會陸續發布了200余項融合創新成果。”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王波9月16日在2024年服貿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屆服貿會充分彰顯了中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廣泛凝聚了深化全球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合作的重要共識,全面反映了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突出成就。
加快數智化發展
在服貿會現場,中國電信展臺上一塊展示著中國電信算力能力的大屏尤其吸睛。
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中國電信精心打造了“2毫秒算力服務圈”,在京津冀數據中心建設的超大規模異構算力池,具備強大的并行計算能力、高吞吐量和更高的靈活性,適用于需要大量并行處理的任務,如深度學習訓練、大規模數據分析、科學計算等,推動了生物科研、保險、無人駕駛等眾多行業數字化發展。
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建設者,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積極發展云計算、AI、量子等技術,進一步提高5G滲透率,為全社會多產業數字化提供技術保障,上半年數字化相關業務收入合計2643億元,同比增長9%。
“數智化”成為上市公司半年報中頻頻出現的關鍵詞。從傳統行業到高端制造業,各行業上市公司都在主動通過搭建數字化智能化平臺,采用數字營銷手段提升生產效率與運營服務能力,加快公司轉型升級。
還有更多公司在堅定推動“數智化”轉型。以瀘州老窖為例,其半年報顯示,公司下半年的5條主要工作措施中,有3條是關于“數智化”的。
埃森哲近日發布的《2024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顯示,隨著近幾年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從“淺水區”逐步邁向“深水區”,轉型的戰略性、系統性和復雜性顯著增加。
專家表示,對企業而言,“數智化”的推進是企業進步發展的一項工程,需要結合其發展戰略,以企業的核心業務為中心,結合組織管理變革,從具體的場景切入來推進。
推進綠色化轉型
將綠色理念貫穿產品全周期,實現酒類制造技術綠色化率提高33.26%、制造過程綠色化率提高24.92%、綠色制造資源環境影響度下降20.33%……“近幾年,五糧液正全力創建‘零碳酒企’。”在服貿會現場,五糧液展臺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在“雙碳”背景下,五糧液創建“零碳酒企”是上市公司向“綠”而行,持續推動業務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以“綠”破題,撬動產業發展新勢能: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公司營收均有一定增長;新能源行業穩健發展,營收增長超20%,凈利潤增速超30%……
上市公司作為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先鋒隊”,在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更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體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擦亮了經濟綠色發展底色。隨著科技創新成果和數字化技術不斷深入應用,工藝更新、數字賦能、綠色低碳等助推產業升級發展,產業新動能不斷成長。
推動企業向“綠”而行,多項政策支持持續加力。《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要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研究制定綠色股票標準,統一綠色股票業務規則。《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相繼發布,綠色可持續發展政策指引不斷完善。
我國建設可持續信息披露體系的時間表已經明確,即在2027年前完成基本準則和氣候準則,2030年前基本建成可持續準則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企業應加快向綠色發展轉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