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 2024年08月15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8月15日,我國迎來第2個全國生態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也是今年全國生態日的主題。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行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首次在中央層面系統部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工作。

          8月15日,我國迎來第2個全國生態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也是今年全國生態日的主題。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行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九曲黃河綿延萬里,自山東省東營市入海,泥沙在此積淀成洲,造就了神奇壯美的黃河三角洲。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中心的大屏幕上,東方白鸛、黑嘴鷗等珍稀鳥類,通過實時視頻監控呈現在眾人眼前。

          春去秋來,卷橋河濕地串聯起自然山體、溪谷密林、芒草濕地,與沿線山體、綠地等形成統一連貫的生態綠廊,吸引了海豚音樂節、國風音樂會、中小學研學等文化活動與生態體驗競相開展。卷橋河濕地是湖北宜昌城區最大城市濕地,是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2.8%,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5%,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地表水環境整體呈改善趨勢。上半年,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8.8%,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8%,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教授林震告訴記者,美麗中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未來,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不反彈,積極拓寬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路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繁榮發展生態文化,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3條控制線,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同時,促進城鄉居民和美共富。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表示,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深入推進,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新時代新征程上,要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以更高標準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加快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暑期到來,騎行出游需求激增。數據顯示,進入7月以來,旅游熱點城市騎行量相比上月增長超四成,騎游探索城市成為今夏人們旅游的新方式。

          從節約用水、“光盤行動”,到植樹造林、綠色出行,人們用實際行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截至目前,全國近百所高校實現了水電能耗智能監管,109個城市高質量參與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我國在地級以上城市廣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效果初步顯現。

          綠色生活方式在我國逐漸成為時尚。《意見》對“綠色消費”進行了系統部署,明確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拓展綠色產品采購范圍和規模;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通過發放消費券、綠色積分等途徑,鼓勵企業采取“以舊換新”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產品;鼓勵用戶擴大綠色能源消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告訴記者,生態文明是全民共同參與、共同享有的事業,美麗中國建設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國在綠色消費和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需進一步深化和推進。

          常紀文表示,要進一步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綠色消費和節能減排。通過改革創新制度、機制、模式,在全社會推廣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更好地守護家園環境,共創美好未來。

          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我國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穩定發展道路,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7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51.1%,迎來了歷史性節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未來,隨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路線上“多線并舉”策略的實施,各細分市場形成更豐富多樣的產品供給,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

          能源是工業的“血液”、經濟的命脈,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一方面,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16.5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53.8%。另一方面,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2023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碳排放強度較2012年分別下降超26%、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60%以上。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萬軍告訴記者,2013年至2023年,我國經濟總量翻了一番,機動車保有量增加了180%,城鎮人口增加25%。同時,PM_2.5濃度下降57%,二氧化硫濃度下降78%,優良水體比例提高25%。

          萬軍表示,下一步,需要下更大力氣,把低碳發展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推動形成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空間布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