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 2024年08月0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產業發展邏輯看,未來產業是新興產業的必經階段,而新興產業大多已初步完成重大技術試錯,具備了較為明確的產業形態和發展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一步支撐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取得良好發展,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指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大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

          “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著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通過布局這些產業,可有效引領整個產業體系向著更加高端、綠色、智能的方向發展,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對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今年以來,“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多次出現在多個重磅文件中。例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發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規模穩步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地方政府也以此為抓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比如,今年6月份,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湖北省加快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企業培育、產業發展、載體建設等取得突破性進展,組織100項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攻關,培育100個引領性、創新性產品,制定100項關鍵標準和規范,打造100個標志性應用場景,發展壯大100家科技領軍企業和創新型龍頭企業,建設10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和未來產業先導區,未來產業總體規模達到1000億元”。

          “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產業發展邏輯看,未來產業是新興產業的必經階段,而新興產業大多已初步完成重大技術試錯,具備了較為明確的產業形態和發展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一步支撐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取得良好發展,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詳細來看,一是在戰略部署上保持穩定性與連續性,確保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較長成長周期內、在遵循各自的發展規律和特征的基礎上取得進步;二是制度安排突出針對性,以制度設計為相關產業的壯大掃清障礙;三是適時適當給予幫扶,例如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引導人力、物力以及資金更順暢地進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企業在其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市場應用與產業化的主要推動者,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關鍵力量之一。

          談及企業如何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生態構建中更好發揮作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企業要勇于將自身投入到前沿科技潮流中,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武裝”自己,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應用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另一方面,建議有實力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產學研合作,主動積極尋求技術進步和人才培養,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貢獻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