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tài)環(huán)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y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yè)|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xiāng)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yè)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5月經濟數據即將公布 機構預計CPI緩慢走升PPI同比降幅收窄
          • 2024年06月1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內需溫和修復、價格提振彈性尚不明顯。”在趙偉看來,總體來看漲價彈性還待進一步跟蹤,與經濟所處修復初期、對價格提振影響偏弱等有關。

          今日(12日)國家統(tǒng)計局將公布5月份CPI、PPI數據。多家機構預計,5月份CPI緩慢走升,PPI同比降幅收窄。

          CPI方面,中金宏觀團隊預計5月CPI同比或略升至0.5%,國信證券預計同比升至0.4%。國金證券預計同比或持平于0.3%,民生銀行首經團隊預計同比上漲0.5%。

          “隨著翹尾的拖累因素逐步消散,CPI有望溫和走升。”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

          食品方面,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指出,隨著供應放量疊加天氣擾動減弱,蔬菜價格環(huán)比回落,同比下降;豬肉價格在二次育肥和壓欄情緒下推動持續(xù)上漲,同比環(huán)比均正增長。

          “前期拖累較大的豬價在近期有所漲價。”國金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稱。據悉,5月豬肉平均批發(fā)價20.95元/公斤,較上月上漲2個百分點左右。

          趙偉分析認為,往后來看,生豬產能去化已達15個月,已處于2021年以來低位,有望于下半年反轉。

          “工業(yè)消費品在以舊換新政策影響下,消費需求有望回升,價格總體將穩(wěn)中略升。”李超稱。

          服務價格方面,中金宏觀團隊指出在“五一”假期消費刺激下服務價格進一步走高,假期出行高峰疊加公用事業(yè)價格改革推動交通和居住用燃料價格上升。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公共交通日均旅客發(fā)送量(含營業(yè)性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同比提升4.9%,其中鐵路、民航旅客日均發(fā)送量分別較2023年同期提升1.9%、7%,或帶動住宿旅游等線下服務延續(xù)漲價。

          油價方面,展望后市,李超認為考慮沙特延長減產概率較大,加之夏季需求高峰帶來增量預期,成品油零售限價調整繼續(xù)存有上調預期,需關注下一次調價窗口。

          “內需溫和修復、價格提振彈性尚不明顯。”在趙偉看來,總體來看漲價彈性還待進一步跟蹤,與經濟所處修復初期、對價格提振影響偏弱等有關。

          趙偉預計,二季度CPI通脹或相對溫和,同比中樞或在0.3%左右。三季度也相對平穩(wěn),四季度在基數支撐下達階段性高點,或1%以上。

          PPI方面,中金宏觀團隊預計5 月PPI同比有望從-2.5%收窄至-2.1%。國金證券預計同比或收窄至-1.5%左右, 國信證券預計PPI同比或明顯收窄至-1.2%,民生銀行首經團隊預計收窄至-1.4%。

          從國際來看,5月全球能源價格在市場對地緣政治影響沖擊鈍化及美國經濟減速影響下回調。“但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類價格在AI算力、芯片及電力投資增長預期下不斷走高。”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從國內來看,工業(yè)品價格呈現回暖趨勢。南華工業(yè)品指數5月均值環(huán)比上漲2.6%,連續(xù)第3個月環(huán)比上漲,不斷再度刷新歷史高點。其中金屬指數月均環(huán)比上漲5.8%,能化指數月均環(huán)比上漲0.4%。螺紋鋼和水泥價格連續(xù)第2個月環(huán)比上升,且漲幅有所加快,平板玻璃價格仍在下跌,但跌幅有所放緩。

          溫彬指出,從流通領域的主要價格來看,上游能源產品中,石油價格下跌,天然氣、煤炭反彈;黑色與有色金屬同時上漲;中游化工品、建材等多數下跌。

          此外,5月制造業(yè)PMI分項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回升2.9個百分點至56.9%,出廠價格回升1.3個百分點至50.4%。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yè)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yè)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yè)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fā)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zhí)K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