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國資委: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
          • 2024年06月05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事實上,防范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一直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高度重視。去年12月份,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推進中央企業巡視整改專項治理工作專題會議召開,全面部署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再次就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發聲。《證券日報》記者6月4日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6月3日召開擴大會議時強調,從嚴控制增量,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

          “本次會議不僅是貫徹落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的要求,更是突出國企核心功能的必然要求。”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防范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一直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高度重視。去年12月份,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推進中央企業巡視整改專項治理工作專題會議召開,全面部署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

          其中,特別強調要聚焦“四個領域”,即信托公司、財務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堅決防范化解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問題,同時要全面研判企業金融板塊整體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風險一旦露頭就要果斷出手將其消滅在萌芽、阻斷在早期,并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一些金融機構并沒有發揮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出現了資產端在外、資金端也在外的兩頭在外的狀況,有脫實向虛的傾向。

          朱昌明表示,國資央企參與金融業務要聚焦主業、服務主業,不能盲目發展,更不能從事高風險的金融業務。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央企集團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公開掛牌等方式轉讓旗下金融類子公司產權。《證券日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共掛牌19個金融股權類項目,掛牌金額22.52億元。

          朱昌明表示,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要與企業產業特點相符合、主業需求相配套,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且要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為國資央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有效支撐。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