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商務部:出口多意味著“產能過剩”的論調完全站不住腳
          • 2024年05月20日來源:新華網

          提要:丁維順列舉了一組數據: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長期向世界大量出口一些產品,美國生產的芯片約80%用于出口,德國、日本生產的汽車分別有近80%、約50%用于出口,波音、空客生產的大量客機也是用于出口。就中國而言,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僅約12.7%。

          針對近段時間美西方國家給中國新能源產業貼上“產能過剩”的標簽,商務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維順在新華社20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上說,出口多意味著“產能過剩”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把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多等同于“產能過剩”,既有悖常理和常識,也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

          丁維順從兩個角度進行了闡述。從國際貿易往來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是各國基于要素稟賦、技術積累、發展路徑等形成不同產業的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合作、互通有無,從而有效提升全球經濟效率和福祉。從市場經濟原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背景下,供需問題要從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國。當今世界經濟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生產和消費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視野下進行供需匹配和調節。

          丁維順列舉了一組數據: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長期向世界大量出口一些產品,美國生產的芯片約80%用于出口,德國、日本生產的汽車分別有近80%、約50%用于出口,波音、空客生產的大量客機也是用于出口。就中國而言,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僅約12.7%。

          綠色低碳是大勢所趨,全球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持續擴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十分廣闊。先進產能非但不會過剩,反而是相對不足的。據國際能源署研究,為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3年的3倍多;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貨量的4倍多,均遠超目前全球供給能力。

          “有關國家和地區不能一邊高舉綠色發展的大旗,一邊揮舞保護主義的大棒。”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此前就這一問題回應稱,這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和雙重標準,是一種“雙標主義”,既會阻滯全球綠色轉型,動搖氣候變化合作的信心,也會挫傷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合作的決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