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京津冀協同發展全方位深入推進
- 2024年02月28日來源:科技日報
提要:“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階段。”在2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表示。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階段。”在2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表示。
此次發布會主要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有關情況。郭蘭峰介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進展。他談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著眼于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目前已構建形成疏解的方案和政策體系,推動首批高校、醫院、央企總部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北京首都功能的布局不斷在優化,北京成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據介紹,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階段。當前,雄安新區城市的框架已經基本顯現,對外骨干路網全面建成。
從重點區域高質量發展來看,郭蘭峰提到,北京和河北聯合成立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理事會、執委會,10多家北京醫院與北三縣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天津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取得實效,2023年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200萬標箱,比2014年增長58%。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加快建設,成為區域空氣質量最優城市。
“重點領域協同發展水平持續提升。”郭蘭峰介紹,目前,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網絡加快構建,主要城市1—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態協同治理成效明顯,2023年區域PM2.5比2014年下降近六成。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持續強化,中關村企業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已經達到1萬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800億元。同時,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推進,9900余家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直接結算。
郭蘭峰表示,下一步將創新協同發展體制機制,推動重點領域協同向規則協同并重轉變。其中包括: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融合,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區域內落地;推動自貿區等開放平臺加強制度創新合作,共同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市場一體化改革,加快破除限制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障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