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與銷售機構齊擴容
          • 2024年01月15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受訪機構表示,將積極儲備新的產品,持續豐富養老業務產品線,進一步擴充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數量。而對于目前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業績承壓等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后續基金管理人需在控制回撤方面做更充分的準備。

          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與銷售機構齊擴容。1月12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基金數量達178只、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數量為50家,相比2023年三季度末分別新增17只、2家。

          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市場前景廣闊,受訪機構表示,將積極儲備新的產品,持續豐富養老業務產品線,進一步擴充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數量。而對于目前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業績承壓等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后續基金管理人需在控制回撤方面做更充分的準備。

          2家管理機構首次入圍

          近兩年來,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不斷“上新”。從此次新增產品來看,華夏基金(2只)、易方達基金(2只)、廣發基金(2只)、工銀瑞信基金(2只)、中歐基金(2只)、建信基金(2只)、東方紅資產管理(2只)、浦銀安盛基金(1只)、華泰柏瑞基金(1只)、英大基金(1只)等10家機構均有產品入圍。其中,華泰柏瑞基金和英大基金則為首次有產品入圍的2家新增管理機構。

          經過此次擴圍,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歐基金、建信基金、東方紅資產管理、浦銀安盛基金等8家基金管理人入圍的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分別由原來的9只、7只、7只、6只、4只、3只、3只、2只增加至11只、9只、9只、8只、6只、5只、5只、3只。

          從各家基金管理機構旗下產品數量來看,截至2023年年末,有13家機構個人養老金基金在5只及以上。其中,華夏基金以11只產品位列榜首;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均以9只產品緊隨其后;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管理的個人養老金基金數量則均為8只。

          建信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信基金持續豐富產品線,滿足各類機構客戶與個人投資者的需求。目前產品儲備有兩類,一是養老目標風險基金,已布局4只,實現對穩健、平衡、進取三類風險投資目標的全覆蓋;二是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已布局2只,實現對主流人群(2040年和2050年退休人群)的全覆蓋?!?/p>

          券商“添新”速度快

          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隊伍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年底,在冊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已有50家,包括19家商業銀行、24家券商和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相較2023年三季度末,新增光大證券、東方財富證券2家銷售機構,均為券商。

          縱覽歷次公布更新的個人養老金基金的銷售機構名單,券商“添新”速度較快,并已成數量最多的銷售機構類別。

          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市場前景廣闊,自2022年11月份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以來,相關基金產品與銷售機構持續擴容,各機構也積極布局該業務領域。上述建信基金相關人士介紹:“建信基金后續將積極儲備新的產品,持續豐富養老業務產品線,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積極研發新策略、新產品,重點布局養老目標FOF(基金中基金),打造優質全頻譜產品體系,進一步擴充建信基金在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名錄的產品數量,滿足不同風險偏好養老客群的投資需求。”

          該建信基金相關人士進一步表示:“投研建設方面,建信基金統籌投研資源,打造專業養老FOF投資團隊,未來團隊也將依托成熟的資產配置框架、完善的投資流程體系,深耕養老產品管理,更好地服務投資者?!?/p>

          不過,目前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所面臨的業績承壓等問題也不容忽視。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后續基金管理人需在控制回撤方面做出更充分的準備,在收益和回撤之間做好平衡,做好股債投資比例的擇時調整,進而提振投資者信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