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結構性存款及大額存單受熱捧 多元化配置資產漸成趨勢
          • 2024年01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業內人士指出,存款利率下降,疊加理財產品凈值波動減小,理財產品的收益優勢逐漸凸顯,投資者多元化配置資產正成為趨勢。

          “拿到年終獎,本來準備去銀行網點存定期的,但一看利率實在是低。問了一圈,沒找到定存利率高于3%的銀行。客戶經理推薦了一款針對新客戶的結構性存款,預計年化收益率最高能有3.30%,于是我就把這錢買結構性存款了。”北京居民小楊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銀行全面調降存款利率背景下,部分注重保本保息的投資者更青睞年化收益率仍在3%以上的結構性存款與大額存單等存款產品,也有部分投資者將目光瞄向了低風險的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產品。業內人士指出,存款利率下降,疊加理財產品凈值波動減小,理財產品的收益優勢逐漸凸顯,投資者多元化配置資產正成為趨勢。

          結構性存款銷售火爆

          “爆款預告,我行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率最高3%!銀行全面降息,高收益存款機會難得,請即刻與我預約白名單,開放日一早就購買。”中國銀行廣東地區某支行客戶經理小孫告訴記者。

          銀行全面調降存款利率背景下,結構性存款正成為銀行客戶經理推銷的重點產品。記者咨詢多位銀行客戶經理了解到,結構性存款是指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將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是保本的,一般期限偏短,中途不能取。我行有期限為47天和78天的產品,收益率最高3%,時間不長不短,比較搶手。”某國有行客戶經理表示。

          某股份行客戶經理稱,結構性存款產品到期后,利率具體是多少,要看結構性存款投資的對應產品的收益,一般來說利率會比同期限的普通定存高一些。

          大額存單“手慢無”

          記者注意到,大額存單仍然受儲戶青睞,呈現“手慢無”的狀態。部分中小銀行在新春將至的時間點,推出各類營銷活動,其中大額存單利率仍在3%以上。

          “目前,我行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3.55%,五年期利率3.95%。1-3月來存,還能享受雙倍積分領禮品。”綿陽市商業銀行南充地區某支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廣東華興銀行某支行客戶經理說:“穩增值、快流轉、保安全,我行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五年期年化利率3.6%,三年期年化利率3.4%,二年期年化利率2.9%,一年期年化利率2.3%。不僅利率比普通定存有優勢,而且能夠全額或者部分轉讓,流動性也更強一些。”

          “現在‘開門紅’活動有禮品贈送,根據存款金額和期限,禮品也不一樣。比如商場的代金券,每存1萬元可以送15元代金券。大額存單利率本身就比普通定存高一些,很難搶到。”成都農商銀行某支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結合需求 理性配置

          “存款利率的下調,客戶要么出于保本保息考量,繼續選擇存款產品;要么考慮收益率可能更高的理財產品。但理財產品存在凈值波動,我們會建議客戶謹慎選擇。”工商銀行北京地區某支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當前,也有一些儲戶嘗試購買活錢理財或其他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定存時間長,而且利率越來越低,我最近在嘗試購買中低風險的債基和貨幣基金,收益還不錯。”北京居民小張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壓降存款成本、規范吸儲行為屬于大勢所趨。浙商基金研報顯示,投資者可結合自身需求及風險收益目標,考慮銀行理財、國債、債券、收益穩健的基金等投資產品,理性認識風險收益關系。也可買入一些帶鎖定期的產品,如三年期國債、大額存單等,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中,提前鎖定收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某銀行理財人士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具有相對穩健、靈活的特點,但同時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想在追求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收益空間,可以適當選擇不同產品進行組合配置。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