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著力支持外貿結構優化升級
          • 2023年12月14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羅啼明認為,在政策實施落地時要注意新舊動能齊頭并進。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發揮傳統產品的新優勢,也要關注當前外貿“新三樣”的增長點,進一步發揮好新賽道的優勢。同時,要加快推動外貿數字貿易的發展。數字貿易創造了新貿易業態、貿易模式,能夠有效緩解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提高交易效率,降低貿易成本。當前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能夠推動外貿全流程各環節效率提升,提高外貿進出口的便利性,加快釋放外貿經營主體活力。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新動能的指向性很明確。”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外貿發展面臨一系列的壓力,需要以內生的動力去克服外在的壓力。

          正如白明所言,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外需趨弱等因素都對我國外貿發展構成挑戰。不過,步入四季度,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11月份我國進出口達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連續兩個月同比增長,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鞏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汽車出口延續高位,前11個月汽車出口6529.2億元,同比增長79.6%。

          當前我國外貿新動能培育狀況如何?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羅啼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從產品看,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產品繼續向價值鏈上游攀升。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綠色低碳、智能化產品出口增長較快。近年來,從服裝、家具、家電等外貿出口的“老三樣”,到以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為特點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出口新動能不斷積聚。

          白明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我國外貿也找到了更大的成長空間。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7.65萬億元,增長2.6%,其中,出口9.7萬億元,增長6.9%。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這一提法也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比如,從中間品貿易角度看,羅啼明認為,中間品貿易是當今國際貿易的主體,也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主體。一個商品很難完全在一個國家生產,往往經過多層次、多個國家的流通制造而成。因此,在穩定外貿的過程中,關注中間品貿易是實現外貿穩定增長的重要抓手。

          白明表示,中間品貿易的市場在全球范圍是比較廣闊的,中間品是與產業鏈和供應鏈聯系最緊密的產品。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我國成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關鍵節點,可實現競爭優勢。同時,不論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的相關制造業發展,都需要中間品,鎖定“拓展中間品貿易”,我國的貿易機會也會增多。

          從服務貿易角度看,羅啼明認為,其將促進全球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資源要素集聚和優化,極大提升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服務貿易發展空間廣闊,將日益成為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支撐。

          總體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在外貿方面,政策著力點包括支持外貿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培育以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等為特點的外貿新動能,拓展多元穩定的國際經貿關系、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等。

          羅啼明認為,在政策實施落地時要注意新舊動能齊頭并進。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發揮傳統產品的新優勢,也要關注當前外貿“新三樣”的增長點,進一步發揮好新賽道的優勢。同時,要加快推動外貿數字貿易的發展。數字貿易創造了新貿易業態、貿易模式,能夠有效緩解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提高交易效率,降低貿易成本。當前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能夠推動外貿全流程各環節效率提升,提高外貿進出口的便利性,加快釋放外貿經營主體活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