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11月份價格指數“降溫” 專家稱積極財政政策刺激作用將至關重要
          • 2023年12月1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考慮到低基數效應,明年的通脹數據不會面臨像今年那么大的收縮壓力。積極的財政刺激將在中國2024年的政策刺激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必須在刺激投資和消費以及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記者 譚夢桐)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數據。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為今年以來新低,環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3%,環比由平轉降,下降0.3%。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表示,11月,受食品、能源價格波動下行等因素影響,CPI有所下降。PPI方面受國際油價回落、部分工業品市場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全國PPI環比由平轉降,同比降幅擴大。

          對于價格指數的“降溫”,將如何改善?多位專家認為擴大內需是關鍵。中金宏觀分析師黃文靜表示,基數效應將有所提振,但關鍵還是看內需的恢復情況,預計廣義財政加力提效有助于穩量價,明年一季度CPI同比有望轉正、PPI同比降幅收窄。

          食品、能源價格拖累CPI

          11月,CPI同比下降0.5%,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新低。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董莉娟解讀指出,11月,受食品、能源價格波動下行等因素影響,CPI有所下降;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相同,繼續保持溫和上漲。

          從環比看,CPI下降0.5%。董莉娟表示,環比下降主要是天氣偏暖農產品供應充足、國際油價下行和出行等服務消費需求季節性回落影響。從同比看,CPI下降0.5%,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主要是能源價格同比由漲轉降,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增加0.19個百分點所致。

          “食品價格全面弱于季節性。”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11月食品環比下降0.9%,明顯低于歷史11月平均0.2%的環比降幅,導致同比跌幅擴大至4.2%。

          “豬周期”繼續走弱,豬肉是拖累食品價格的最主要因素。11月豬肉環比下降3%,同比降幅擴大至31.8%。溫彬分析認為,受產能去化偏慢供給充足,以及下游需求旺季不旺影響,11月豬肉價格依舊保持低迷,第三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對市場影響有限。

          供給方面,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量4210萬頭,環比下降0.7%。“較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仍高出100多萬頭,再加上目前母豬生產效率也在提升,導致豬肉供給偏多。”華西證券分析師孫付坦言。

          需求方面,孫付認為,隨著冷空氣活動的逐漸加強,居民對于豬肉消費需求也會逐步增加,豬肉價格可能會出現小幅回升,從最新公布的22省市豬肉平均價來看,已經有企穩跡象。不過在供給偏多的情況下,彈性可能相對有限。

          非食品價格,主要受能源價格大幅下降拖累。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價格環比下降2.8%,為今年以來最大降幅。“11月國際油價連續下跌,我國成品油價格兩次下調,近兩月累計連續下調4次,對CPI能源分項形成較大向下壓力。”溫彬稱。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CPI持平前值。1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0.6%,與前值持平。“進一步凸顯出當月通脹壓力主要來自于食品以及能源。”東海證券分析師劉思佳表示。

          11月,在溫彬看來,CPI無論從食品、能源的非核心部分,還是耐用消費和服務組成的核心部分均出現走弱跡象。季節性回落、需求不足、以及外部通脹輸入減弱,三大因素形成了共振,導致CPI出現9月以來的連續第三個月不及預期。

          日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著力擴大內需”。“要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溫彬表示,隨著政策發力,預計未來CPI在負區間不會持續太久,至2024年2月有望回正。

          PPI保持在負區間或仍持續半年以上

          11月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三季度的回升趨勢在10月被打破后,11月依然未能扭轉上行,同比降幅連續兩個月擴大。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董莉娟解讀認為,11月份,受國際油價回落、部分工業品市場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全國PPI環比由平轉降,同比降幅擴大。

          其中,生產資料轉為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擴大。11月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3.4%,降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環比持續下行,11月生活資料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2%,降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PPI回落超預期,油價拖累較多。”東海證券分析師劉思佳分析指出,11月PPI若考慮歷史季節性水平,同比降幅應小幅收窄,但11月環比下降0.3%,是自7月以來再次轉負,主要拖累來自于原油價格的下跌。

          具體來看,國際油價下行,帶動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分別環比下降2.8%、2.5%,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13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四成多。

          “未來,原油價格底部仍有OPEC+減產支撐,維持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基數回落下對PPI的拖累有望減輕。”劉思佳稱。

          “從整體看,11月PPI連續第二個月降幅擴大,且整體弱于市場預期。”在溫彬看來,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傳導至國內是主要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國內下游需求復蘇有所反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PPI回暖。同時,去年同期PPI環比上行,也抬升了本月的同比基數。

          展望下一階段,溫彬預計年內我國工業企業需求回暖趨勢將繼續保持,但由于全球經濟減速導致的外部通脹輸入減弱,且外需短期回暖相對溫和,預計PPI保持在負區間或仍持續半年以上。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考慮到低基數效應,明年的通脹數據不會面臨像今年那么大的收縮壓力。積極的財政刺激將在中國2024年的政策刺激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必須在刺激投資和消費以及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中金宏觀分析師黃文靜表示,基數效應將有所提振,但關鍵還是看內需的恢復情況,預計廣義財政加力提效有助于穩量價,明年一季度CPI同比有望轉正、PPI同比降幅收窄。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