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多地年夜飯預訂提前開啟 餐飲業展現強勁發展勢頭
          • 2023年12月1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12月10日,記者采訪上海、廣東、湖南、陜西等地的餐廳發現,年夜飯預訂已經啟動,熱門餐廳的預訂熱潮更是提前到來,甚至出現“一廂難求”的情況。除此之外,今年的年夜飯還融合了配送到家服務、代廚、預制菜等餐飲業新元素。

          除夕年夜飯作為“團圓宴”,不僅受到家家戶戶的重視,更是餐飲業的風向標之一。距離2024年除夕不足兩個月,12月10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上海、廣東、湖南、陜西等地的餐廳發現,年夜飯預訂已經啟動,熱門餐廳的預訂熱潮更是提前到來,甚至出現“一廂難求”的情況。除此之外,今年的年夜飯還融合了配送到家服務、代廚、預制菜等餐飲業新元素。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餐飲業是回暖最快的行業之一,年夜飯預訂火爆也反映出中國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高速增長、高速擴容的強勁發展態勢。”

          年夜飯預訂升溫

          “我今天上午打電話訂2024年除夕團圓宴,結果發現杏花樓上海福州路總店的包廂已經訂滿了,甚至連大廳的大圓桌也被訂滿。2024年除夕不放假,好多同事、朋友都打算在餐廳吃年夜飯。”上海市民盧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從長沙冰火樓了解到,其旗下8個門店2024年除夕夜的年夜飯早在12月1日就正式啟動預訂,當天就有很多市民前來咨詢,預訂火熱。“每年除夕年夜飯,我們的包廂都是很緊俏的,很多有經驗的顧客都是提前預訂。”冰火樓工作人員說。

          徐記海鮮2024年除夕年夜飯的預訂也比往年提前。公司相關負責人郭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少數門店除夕夜包廂快訂滿了,預計到了元旦,長沙、西安等地各門店的包廂都會訂滿。除夕夜我們不僅有堂食,還提供外帶業務、外賣配送到家、大廚到家,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

          為了迎接更多客人,還有一些餐飲企業把年夜飯劃分為兩輪用餐。廣州酒家旗下陶陶居深圳卓越中心店工作人員李女士告訴記者,除夕夜年夜飯第一輪用餐時間是17:00-19:00,第二輪用餐時間為19:30-21:30,包廂預訂非常火熱,第一輪、第二輪都僅剩一個包廂。

          “整體來看,顧客對菜品品質、食材新鮮度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更注重性價比。我們根據一些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4人桌、6人桌年夜飯,滿足小家庭用餐需求。”有粵菜館負責人告訴記者。

          餐飲業復蘇活力十足

          2023年中國餐飲業快速復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份,我國商品零售38533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餐飲收入4800億元,增長17.1%。1月份至10月份,商品零售343535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餐飲收入41905億元,增長18.5%。

          “民以食為天”,我國餐飲業發展空間廣闊。數據顯示,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9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7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0.1%。2020年餐飲市場規模出現短暫下滑,2021年、2022年恢復至4.7萬億元和4.8萬億元。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餐飲供應鏈白皮書》顯示,2023年中國餐飲總規模有望突破5萬億元大關,趕超2019年水平,創十年來新高。

          從餐飲業上市公司業績來看,全聚德、西安飲食、同慶樓等今年前三季度均實現了歸母凈利潤快速增長。為迎接春節期間用餐需求,各企業都在積極開展2024年年夜飯產品籌備工作。例如,全聚德不斷迭代升級年夜飯產品的內容、包裝、宣傳、銷售渠道等,各門店充分備足貨源。此外,全聚德在即食、即熱、即烹三大品類領域積極開發預制菜產品。

          國內咨詢機構Co-Found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餐飲行業市場潛力不斷釋放,我國餐飲企業不斷創新和調整經營策略,積極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未來,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將是餐飲業的重要發展趨勢。”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