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雙十一”消費觀察:更加強調“性價比” 提振國內消費力
          • 2023年11月1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專家分析指出,總體來看,今年“雙十一”各大平臺都強調性價比,對四季度來說,‘雙十一’為四季度宏觀經濟,尤其是消費數據向好奠定了基礎,很好的提振和挖掘了國內消費潛力。

          11月15日訊(記者 王晨曦)今年“雙十一”在“低價”的宣傳口號中結束收官。

          專家對中國網財經分析指出,總體來看,今年“雙十一”各大平臺都強調性價比,對四季度來說,‘雙十一’為四季度宏觀經濟,尤其是消費數據向好奠定了基礎,很好的提振和挖掘了國內消費潛力。

          “雙11”快遞破50億 各大平臺強調性價比

          各個電商平臺陸續發布“雙十一”成績單。據京東數據,截至11月11日晚23:59,累計超過60個品牌銷售破10億元,近20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新商家成交單量環比增長超5倍。據抖音數據,10月20日至11月11日,抖音商城GMV(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19%。天貓數據顯示,今年參加雙11的新商數量同比去年提升55%。

          “雙11”期間快遞業務量再次刷新紀錄。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件,同比增長23.22%,日均業務量是平日業務量的1.4倍。

          國家郵政局表示,“雙11”期間全網攬收量再創歷史新高,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有效助力消費市場恢復擴大,是經濟恢復向好的生動寫照。

          消費者們“雙十一”最喜歡買什么?梳理發現,成交top5行業集中在消費電子、服飾、食品、家裝家居、快消。

          根據快手統計消費者數據來看,新款折疊屏手機、給孩子用的學習機是最喜歡的電子產品,而隨著全國氣溫在雙11期間的驟降,羽絨服品類成交總額同比增長103%,羊毛衫成交總額同比更是激增2200%。另外,消費者對于家電家具等大件展示出了充沛的熱情,高端床墊、洗地機。洗烘一體洗衣機、大屏幕智能電視等銷量喜人。食品快消方面,除了當季的愛媛橙,烤腸類產品售出超過3000萬根。

          此外,直播銷售也依舊火爆。“雙十一”期間,抖音電商直播間累計直播時長達到5827萬小時,掛購物車的短視頻播放1697億次。京東采銷直播的總觀看人數突破3.8億。天貓平臺58個直播間成交額破億元,451個店播成交額破千萬元。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中國網財經分析稱,今年雙十一的特點就是各大平臺都強調性價比,其取消了很多復雜的優惠玩法,優惠一步到位。

          山西證券指出,低價好物是今年雙十一大促各平臺主要宣傳亮點。淘系將“全網最低價”定為核心目標,京東在宣傳中強調低價和現貨,并提出“真便宜閉眼買”的主題,拼多多堅持長期低價策略“百億補貼”,抖音和快手都關注低價和質量。

          “雙十一”提振國內消費力 為四季度消費數據向好奠定基礎

          各個電商平臺銷售數據出爐,再次印證居民消費需求旺盛,網絡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根據星圖數據,雙11全網實現GMV 11386億元,增長2.08%,其中綜合電商實現GMV9235億,同比下降-1.12%,直播電商貢獻 2151億GMV,同比增長約18.58%。

          盤和林認為,今年“雙十一”各大平臺從占用用戶時間轉變為快速成交,提高了訂單量。此外,新的內容電商平臺份額增加,引發更激烈的電商競爭。未來雙十一的電商競爭還將進一步加劇。

          “對四季度來說,‘雙十一’為四季度宏觀經濟,尤其是消費數據向好奠定了基礎,很好的提振和挖掘了國內消費潛力。”盤和林指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34萬億元,同比增長6.8%。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3.2%,比上半年提高6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貢獻率達94.8%,拉動GDP增長4.6個百分點,為經濟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蜂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