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多點開花” 專家:注重開展企業融通創新
- 2023年01月16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宋向清表示,“壯大集群主導產業,要調動集群內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配合,激發集群創新活力,構建多層次多環節的集群創新平臺,推動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創新合作機制。同時,要致力于推進智能化和數字化升級,要注重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強大的工業互聯網體系,資源共享和管理平臺,引導集群企業推進產業標準化系統化解決方案,將企業導入發展快車道。”未來,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要更加注重開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共性技術產學研協同創新,政策和機制閉環協同運用創新。
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提出,2023年培育100家左右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可以快速提升集群主導產業優勢,有利于暢通區域內優勢產業集群協作網絡,增強資源的市場化專業化配置能力,促使優質中小企業脫穎而出,為未來高質量可持續循環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近年來,我國已形成一批相對成熟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3年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的通告》,確定了100家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集群認定有效期為2023年至2025年。
以此次入選的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網絡安全產業集群為例,其已形成網絡應用安全、通信安全、數據安全、自主可控等四大門類。目前,集群內聚集優質企業202多家,其中小企業19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1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6家。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內認定200個左右集群,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
根據工信部去年9月份披露的數據顯示,當前,大部分省(區、市)制定了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相關政策,因地制宜推動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培育認定的塊狀經濟產業集群示范區、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特色小鎮等已超過600個,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企業是穩定社會就業、推動技術創新、拓展產業空間、展現經濟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群集,可以有效推進中小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實現集聚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構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梯度培育體系,壯大集群主導產業,促進集群內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組織服務機構、行業專家進集群開展咨詢診斷服務活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生產資源與優質服務資源渠道,提升集群服務能力。
宋向清表示,“壯大集群主導產業,要調動集群內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配合,激發集群創新活力,構建多層次多環節的集群創新平臺,推動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創新合作機制。同時,要致力于推進智能化和數字化升級,要注重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強大的工業互聯網體系,資源共享和管理平臺,引導集群企業推進產業標準化系統化解決方案,將企業導入發展快車道。”未來,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要更加注重開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共性技術產學研協同創新,政策和機制閉環協同運用創新。
張依群認為,支持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要通過稅收、信貸、產業、收入分配等鼓勵性政策引導要素資源向中小企業流動,并努力改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營商環境,通過中小企業集群達到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集約,讓中小企業產業集群走得更遠。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