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核酸檢測業務 翌圣生物取消上會
- 2022年11月25日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馬換換
提要:值得一提的是,翌圣生物系滬深交易所回應涉核酸檢測企業上市后首家相關業務上會公司,而翌圣生物取消上會理由也與大多數企業不同,系“尚有相關事項待核查”,這也讓市場猜測此次IPO取消審核與監管層此前表態有關。另外,經同花順iFinD統計,11月以來已有4家企業取消上會審核,該數量在年內單月中僅次于8月,系年內第二高。
一天兩家企業IPO被取消審核。11月23日晚間,證監會、上交所均披露了關于首發審核會議的補充公告,北京芯愿景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愿景”)、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翌圣生物”)均取消本周上會事宜。值得一提的是,翌圣生物系滬深交易所回應涉核酸檢測企業上市后首家相關業務上會公司,而翌圣生物取消上會理由也與大多數企業不同,系“尚有相關事項待核查”,這也讓市場猜測此次IPO取消審核與監管層此前表態有關。另外,經同花順iFinD統計,11月以來已有4家企業取消上會審核,該數量在年內單月中僅次于8月,系年內第二高。
一天兩宗IPO取消審核
原定于本周上會的芯愿景、翌圣生物,均在11月23日宣布取消IPO上會審核。
11月23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鑒于翌圣生物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11月25日對該公司發行上市申請的審議。
同日晚間,證監會官網也披露消息稱,因芯愿景已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11月24日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一天兩家公司被取消上會審核,這在年內IPO市場并不多見。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般而言,IPO企業上會監管層會提前一周安排并進行披露,僅一周時間,企業出現重大變化的情況比較少,這也是IPO市場取消審核案例并不是很多的原因之一。“從歷史案例來看,企業上會前夕主動撤單,可能是涉及被舉報、公司尚有問題沒有解決完善等。”許小恒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取消審核的芯愿景并非首次沖擊A股市場,公司此前就曾有過一段撤單經歷。
招股書顯示,芯愿景主營業務是依托自主開發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開展集成電路分析服務和設計服務。2019-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6億元、1.81億元、2.5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7378.74萬元、8287.84萬元、1.33億元,處于穩步增長狀態。
此次申請深市主板上市,芯愿景擬募資5.15億元,其中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剩余募資擬投向5個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項目。不過,伴隨著公司取消上會,上述募資愿景也宣布破滅。
而在此次申報主板上市之前,芯愿景曾在2020年5月申報過科創板上市,不過在當年12月公司撤單。這也意味著逾兩年時間,芯愿景兩度IPO折戟。
翌圣生物上會“被卡”
11月21日,滬深交易所回應了涉核酸檢測企業上市問題,而在這之后的首家上會企業就是翌圣生物,這也讓公司上會情況備受關注。不過,尚未等到11月25日上會,上交所就率先披露了翌圣生物取消審核的消息。
近期,涉核酸檢測企業扎堆上市引發關注,也受到市場頗多質疑。對此,11月21日深夜,滬深交易所進行了回應,稱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尤其是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重點關注了其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滿足發行上市條件等,并要求公司進行充分披露。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合翌圣生物取消審核原因,系“尚有相關事項待核查”,與大多數取消審核企業的“撤單”理由也不相同,公司此次IPO取消審核大概率與監管層發聲有關。
據了解,翌圣生物主要從事分子類、蛋白類和細胞類生物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內少數同時覆蓋三大品類生物試劑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研究、診斷與檢測和生物醫藥等領域。
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9786.25萬元、1.86億元、3.22億元、2.01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80.58萬元、5296.89萬元、1.01億元、3214.55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自2020年涉足新冠核酸檢測服務后,翌圣生物來自新冠相關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在逐年走高。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與新冠相關的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4614.76萬元、8174.13萬元、7689.73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77%、25.42%、38.28%。
翌圣生物也坦言,新冠相關產品的銷售收入及其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度呈上升趨勢,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未來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存在下滑的風險。
另外,在翌圣生物披露的問詢函回復中,上交所對于公司新冠相關業務也曾進行過追問。針對公司此次IPO取消審核的具體原因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翌圣生物證券部進行采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透露,具體情況以上交所披露的公告為準”。
11月取消上會數系年內第二高
除了芯愿景、翌圣生物之外,11月以來還有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創科技”)、新疆天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利石化”)兩家公司在上會前夕取消審核。
具體來看,元創科技擬沖擊滬市主板上市,原定于11月3日上會,不過在11月2日晚間證監會披露稱,元創科技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天利石化同樣擬沖擊滬市主板,定于11月17日上會,但在上會前夕證監會披露稱,天利石化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
不難看出,自11月以來,IPO市場已有4家公司上會前被取消審核,而這一數量在年內單月中也處于較高水平。
經同花順iFinD統計,今年1-10月,IPO市場分別有1家、0家、2家、2家、2家、2家、0家、3家、8家、1家企業在上會前被取消審核,9月被取消審核數量達到峰值,其次則是11月的4家。經計算,年內IPO取消審核數量合計為25家。
從板塊分布來看,主板數量最多,有16家,其中深市主板6家、滬市主板10家;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來看,創業板數量較多,達到7家;科創板、北交所各1家。
在上述企業中,也有正業設計、益中亙泰等公司與芯愿景經歷類似,在今年IPO取消審核之前,曾有過一段IPO經歷。諸如,正業設計最初在2020年7月申報創業板上市,不過在2021年3月撤單,之后公司在當年6月再度遞交申報稿,繼續闖關創業板。二度IPO排隊逾一年時間,正業設計被安排在今年8月17日上會,但卻在8月16日晚間宣告撤單,公司上會取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