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擴大有效投資 積極財政持續發力
          • 2022年11月1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歐陽劍環

          提要:為促進投資持續向好,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額度被視為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的方向之一。在此預期下,不少地方已開始謀劃儲備2023年專項債項目。業內人士認為,較早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限額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地方提前謀劃專項債項目,有利于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通過穩投資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水利資金941億元、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485億元……近日,多項中央財政預算資金提前下達。

          專家認為,提前下達財政預算資金有助于推動相關項目盡快落地實施,擴大有效投資。為促進投資持續向好,積極財政政策力度有望持續加大,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重要支撐。

          預算資金提前下達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多項中央財政預算資金提前下達。

          財政部提前下達2023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485億元,支持地方政府將相應資金編入本級預算,提前謀劃2023年鞏固銜接工作。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認為,提前下達銜接資金對于農業生產包括相關行業的投入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也有助于為明年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開好頭。

          此外,財政部還提前下達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23年財政水利相關資金941億元,較2022年提前下達金額(同口徑)增加44億元。其中,提前下達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70億元。

          水利建設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2023年財政水利相關資金提前下達,為支持地方提前謀劃實施2023年水利項目建設、盡快形成有效投資提供有力保障。何代欣表示,水利相關資金提前下達有利于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加快推動水利建設投資。

          財政部表示,將督促各地切實管好用好水利資金,加快預算分解下達,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實施,抓緊擴大有效投資,為穩住經濟大盤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資金支持加快跟進

          擴大有效投資是目前穩經濟的重要抓手。為盡快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資金支持加快跟進。

          一方面,專項債結存限額加快盤活。“專項債是基建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參照專項債帶動基建總投資規模30%的比例進行測算,四季度發行專項債結存額度規模約為5022.01億元,投向基建領域的規模約為2912.77億元,可撬動的基建項目投資規模約為9709.22億元。

          另一方面,被稱為“準財政”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在發力。截至目前,已落地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超過6000億元。“作為補充項目資本金、助力擴投資穩增長的階段性舉措,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具有典型的財政貨幣政策聯動效應?!必斶_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宣宇表示,用好用足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于有效引導和改善市場預期、抓緊形成精準有效投資、加快釋放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將強化政策效應,同時有望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更好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作用。

          政策繼續加力

          在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下,基建投資料保持高位增長。

          “四季度,在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項目儲備較為充足和低基數等因素共同推動下,基建投資增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敝残磐顿Y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從高頻數據來看,全國基建項目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預計今年全年基建投資增長10%左右。

          華西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孫付認為,隨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力以及新增專項債發行提速,基建實物工作量將會出現明顯提升。

          為促進投資持續向好,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額度被視為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的方向之一。在此預期下,不少地方已開始謀劃儲備2023年專項債項目。業內人士認為,較早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限額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地方提前謀劃專項債項目,有利于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通過穩投資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