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監管再開銀行罰單逾百張 涉房信貸違規是重點
          • 2022年01月10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彭妍

          提要:從處罰原因看,除了涉房信貸違規外,罰單還重點關注了貸款“三查”不盡職、貸后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同時,處罰力度明顯加碼,除了“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外,也不乏百萬元級別罰款。

          新年伊始,銀保監會披露2021年的最后一批罰單,其中涉及銀行及其從業者的超過百張,處罰日期均在2021年12月底。

          從處罰原因看,除了涉房信貸違規外,罰單還重點關注了貸款“三查”不盡職、貸后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同時,處罰力度明顯加碼,除了“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外,也不乏百萬元級別罰款。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信貸規模和投向進行精準調節的同時,總量的信貸擴張有可能在未來加強。這將進一步提升對商業銀行信貸行為和風控工作的監管強度。加之金融穩定仍然是重要的政策目標,對商業銀行的資金監管強度也會加大。

          再開罰單百余張

          處罰力度明顯加碼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截至2022年1月9日,監管部門共披露110張對銀行及其從業者的罰單,其中銀保監局本級披露13張,銀保監分局本級披露97張。從處罰時間來看,前述罰單均在去年年底開出;從類別來看,被處罰銀行機構涉及開發性金融機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及農村信用社等。

          信貸業務作為銀行傳統業務,其資金流向一直是監管關注重點。近年來,監管部門三令五申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但從涉及樓市罰單揭示的違法違規案由來看,該類行為依然存在,為此監管部門“重拳出擊”,確保政策有效落實。

          例如,某股份行杭州分行因向個人發放的經營性貸款部分被用于支付房款,主辦客戶經理在明知貸款用途前提下,仍為其辦理的違法違規事實,被監管部門做出罰款人民幣30萬元的處罰;另一家國有大行廈門市分行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之一為“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被廈門監管局處以罰款人民幣190萬元。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機構對信貸資金流向、用途的監控向來都是難題。需要修改相關制度辦法,將虛構貸款用途、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納入征信系統,提高借款人違法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遏制個人消費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等。同時,還可以適時建立灰名單、黑名單等制度。

          “信貸資金跨機構、跨領域流動,以及借款人以現金方式支取信貸資金等,是單一金融機構難以監測和管理的。對金融管理部門而言,應借助監控科技手段,建立信貸資金流向監測系統,提升防范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工作的能力和效率。”董希淼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涉房信貸違規外,罰單還重點關注了貸款“三查”不盡職、貸后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從懲罰力度上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懲處加碼明顯。

          例如,某商業銀行員工因“貸款審查不盡職”被禁止3年從事銀行業工作;在廈門監管局開出的3張罰單中,處罰金額均高達百萬元以上,其中一張罰單的處罰金額更是高達210萬元。從銀行違規事由來看,主要包括流動資金貸款“三查”不到位、未能有效實施信貸風險管控、個人住房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調查未盡職、未充分核實貸款用途的合規性等。

          銀行基層分支機構

          罰單較多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相對而言,銀行基層分支機構罰單較多。在上述110張罰單中,銀保監局本級披露13張,銀保監分局本級披露97張,銀保監會目前仍未披露罰單。

          “由于銀行分支機構內控薄弱,往往存在經營管理不規范和人員素質較差等問題。基層經營壓力大,為了完成考核指標,可能放松對一些風險防控環節的管理要求。”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解決中小銀行經營管理不規范以及內控功能不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推動銀行間重組,提高中小銀行人員素質和任職資格管理等。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業存在的行業亂象主要根源于以下幾個方面:銀行業競爭激烈,金融創新較多,前期粗放式發展積累了較多問題,宏觀經濟下行導致銀行經營壓力增大等。

          談及2022年銀行業監管主要聚焦哪些方面?李廣子認為,應繼續聚焦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和風險問題,同時需要關注房地產等重點行業的風險化解與處置。

          同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盤和林建議,首先是風控,其次是信貸結構,去年監管比較注重信貸結構,但銀行的風控才是永恒的主題。監管可以考慮對銀行風險數據進行更加實時的異常點監控,來加強銀行風控管理。

          陶金表示,對于涉房貸違法違規行為,隨著監管決心的加強,后續此類現象可能會有所減少,但由于單純的政策監管并未解決背后的銀行能力、意愿和房地產市場運行的問題,一旦政策有放松跡象,這種現象就會比較容易死灰復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