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國補”激活消費新需求 平臺全鏈優化金融供給
          • 2025年04月03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消費信貸產品與以舊換新的有機融合,能夠放大政策提振消費的實際效果。”他建議,進一步優化消費信貸產品體驗和使用場景,讓消費貸款、消費分期等產品更好嵌入以舊換新等活動;將多樣化的消費分期和支付工具納入“國補”可使用的支付范圍,提升商家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最大化發揮“國補”對消費的拉動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簡稱“國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

          和去年相比,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額度增長1倍,補貼擴圍至消費電子等領域。在政策指引下,支付環節的優化成為激活消費潛力的關鍵突破口。各家金融機構迅速響應號召,通過創新支付方式、“國補”疊加分期、銀企合作返現等新玩法,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消費者的“真金白銀”。

          優化流程,創新支付方式

          “去哪兒領”“到哪兒用”“用什么付”——上海證券報記者此前調研發現,消費優惠券無法使用或無法疊加、操作繁瑣、需要在多個平臺跳轉,曾是消費者參與“國補”不順利的主要原因。商務部等四部門發布的《關于做好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到,建議優化申領支付流程,如“積極拓寬支付渠道,不得限制消費者付款方式和支付憑證類型”“鼓勵金融機構疊加優惠讓利,形成政策‘組合拳’”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優化支付流程正在成為“國補”促進消費潛力釋放的關鍵突破口。正在承建全國27個省市地區以舊換新平臺的中國銀聯,基于“平臺+網絡+數據能力”,積極打造促消費基礎設施,以支持“開放多元”的支付方式。

          據中國銀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銀聯聯動支付寶、微信、銀行App等各類支付工具,支持用戶自主選擇支付渠道和方式。在助力全國36個省市地區落地實施家電、3C 數碼、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汽車等各品類以舊換新活動的過程中,銀聯還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向工行、中行、交行、郵儲、浦發、民生、廣發、興業等15家銀行21款App 開放,支持消費者在銀行App內領取資格并核銷使用,聯合農行、建行、郵儲、招行、浦發等11家商業銀行投入資金開展以舊換新疊加營銷。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數據顯示,不同地區的用戶存在差異性品類偏好。比如,江蘇、深圳、上海地區用戶偏好購買電腦,廣東地區用戶偏好購買空調,黑龍江地區用戶偏好購買熱水器;不同年齡段的客群品類偏好也存在差異,年輕客群偏好購買電腦,且偏好線上核銷,而老年客群偏好購買電冰箱。“銀聯還通過挖掘消費特征,為后續政府精準促消費積累數據基礎。”

          提振消費,支付工具打出“組合拳”

          從現有的促消費數據來看,在“國補”熱潮中,花唄、京東白條等分期免息金融服務受到消費者和商家的雙雙青睞,機構通過“國補政策+金融工具”的“組合拳”,讓消費者在以舊換新疊加消費升級的購物體驗中更有底氣。

          有調研顯示,消費者購買“國補”商品的價格區間主要集中在2000元至6000元之間;在購買6000元以上的商品時,更多消費者使用過“國補”疊加免息、分期等優惠,提升了購買力,尤其以25歲至34歲區間的年輕人居多。

          “去年用免息購機的顧客量相對比較穩定,今年3C‘國補’政策疊加后,在我們店鋪,用免息購機的顧客比例飆升至75%。”深圳某手機品牌的經銷商表示。

          有商家算過一筆賬,從GMV(商品交易總額)來看,同樣是十塊錢的補貼,用來貼息比直接滿減拉動的消費金額會更高。因此,各行業品牌商支持分期免息的意愿正在逐步提高。

          花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雙11”期間,成交額過億的品牌中,超八成提供了花唄分期免息服務。“3C數碼是分期免息供給率最高的行業,商品成交總額增幅也是所有行業里最高的。在增幅排名前十的品類中,3C數碼行業占到了四個品類,成交額增幅都在30%以上。”該負責人說。

          在京東平臺,2025年“國補”擴圍至消費電子領域后,在北京、廣東、江蘇等地區,白條已助力商戶交易額平均提升超2.5倍,成為商家提升銷量的一大“利器”。截至目前,有“國補”資質的商戶中已有超60%上線了免息分期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表示,“國補”與平臺的龐大客戶群體及新興數字金融工具疊加,已凸顯出促進消費的規模經濟效應與網絡效應。

          銀企協作,推動消費信貸與“國補”融合

          如今,隨著各大銀行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提升,如何將消費貸更好地嵌入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活動,構建起“國補+金融優惠”的雙重讓利體系,正成為銀企協同的重要方向。

          記者了解到,中國銀聯正積極發揮平臺作用,聯動工農中建等17家商業銀行上線銀行日主題活動,聯合品牌商戶、服務商等支付產業各方疊加投入資源,通過“多券疊加”等產品,令用戶一筆支付享受更多優惠。

          京東支付與多家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各省份的區域銀行探索“國補”與銀行卡優惠疊加,為消費者提供在“國補”之外額外滿1000元減/返30元、滿3000元減/返100元的優惠。數據顯示,自京東支付1月與某股份制銀行合作后,帶動該行在京東的交易額提升了30%,用戶活躍率提升了34%。

          隨著消費者參與以舊換新熱情提升,部分消費電子和家電商家也面臨更多供應鏈資金需求。在產業實踐方面,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面向“國補”商家,設立百億專項低息貸款額度,提供最高達千萬元的信用額度,配套專項利率補貼和賬期延長政策。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消費信貸產品與以舊換新的有機融合,能夠放大政策提振消費的實際效果。”他建議,進一步優化消費信貸產品體驗和使用場景,讓消費貸款、消費分期等產品更好嵌入以舊換新等活動;將多樣化的消費分期和支付工具納入“國補”可使用的支付范圍,提升商家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最大化發揮“國補”對消費的拉動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