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農業“黑科技”彰顯現代農業新氣象
          • 2024年12月0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目前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建立省級農業品牌目錄,涵蓋1186個區域公用品牌、2092個企業品牌、2233個產品品牌。納入省級以上農業品牌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中,擁有注冊商標比例為72.2%,品牌平均溢價率超過17%,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超3000家企業參展、2萬多種展品集中展示、超5萬名專業采購商到會……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各地“土特產”物美質優,農業“黑科技”層出不窮,折射出現代農業萬千新氣象。

          江門新會的展臺前,一大缸滿滿的陳皮惹人注目,采購商和參展商圍坐桌旁,一邊沏茶,一邊對接。“我們的陳皮主要來自梅江、東甲、天馬和茶坑這四個產區。”新會好物銷售代表諸翠花介紹,這些產區的地理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產出的陳皮具有特殊香氣,品質優良、穩定。

          廣東的荔枝蜜、廣西的螺螄粉、新疆的奶皮子、重慶的火鍋底料……記者現場感受到,各地通過不斷挖掘“土特產”的多元價值,依托特色農產品,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出食品加工、農文旅等新業態,讓過去沿街叫賣的“土特產”也具有了“現代感”。

          “我們把刺梨加工成刺梨汁,相較鮮果更便于運輸,附加值也更高。”貴州農業品牌展團執行負責人忙得不可開交,接待了一批批有采購意向的商超。他介紹,這次展會,貴州農業品牌展團帶來41家企業、超300種展品,其中不少來自脫貧地區,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提到品牌,參加了多屆農交會的展商李先生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以前農產品以“白牌”為主,各家各戶零售,難以打開市場;現在“土特產”加工成零食、飲料、調味品,打出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讓采購商和消費者叫得出名字、留得下印象,增加了復購率,還賣上好價錢。

          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目前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建立省級農業品牌目錄,涵蓋1186個區域公用品牌、2092個企業品牌、2233個產品品牌。納入省級以上農業品牌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中,擁有注冊商標比例為72.2%,品牌平均溢價率超過17%,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現代農業少不了科技支撐。農交會上,各類具有科技感的農業裝備成為一大亮點。農業無人飛機、“蟲臉識別”智能傳感器、荔枝采摘機器人……一項項農業“黑科技”彰顯農業科技創新的蓬勃生命力。

          中國科學院展位上,一款銀灰色的拖拉機引得觀眾頻頻駐足。這款拖拉機不僅看起來頗具科幻感,還沒有駕駛艙,外形似一輛“巨無霸遙控車”。

          “這是一款純電動的拖拉機,配備智能系統,無需駕駛員。實際作業中,拖拉機通過田間作業智能控制系統操作,搭配適當農具,可進行無人駕駛的耕、耙、種、收等工作。”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程師畢志強說。

          “產得更高效、管得更精準、吃得更放心。”漫步智慧農業展區,記者感受到,大數據正成為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的驅動力,助力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屏幕上魚群密度、健康狀況、水溫、pH值等清晰羅列,“智慧大腦”根據數據給出投料方案,只需輕輕一點,即可完成百畝魚塘的投喂。廣東聯通智慧海洋中心方案經理廖良松說,本次展示的“元景范蠡漁業大模型”專門面向水產養殖需求研發,可隨時為養殖者提供專業、貼合需求的養殖策略,“一鍵智能控制”等功能可極大減少養殖人員巡塘、設備操作的工作量,提升漁業養殖生產效率。

          據了解,本屆農交會期間,農業農村部展示發布了64個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軟件系統,包括精準種植、智慧養殖、數智全產業、智能管理服務等4大類,代表近年來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領域應用軟件系統的部分創新成果。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介紹,下一步將提升智慧農業公共服務能力,拓展重點領域應用,加快推進技術研發推廣,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持續提升我國智慧農業應用水平。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