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 境內外資本“雙向奔赴”
- 2024年09月22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市場人士認為,我國開放的政策環境、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務實的交流機制,為境內外資本開展進一步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將在推進高水平開放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惠及境內外各參與主體。
英國資產管理巨頭M&G投資公司和美國金瑞基金相繼宣布推出中國股票相關產品;8月,境外機構繼續凈增持境內債券,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意愿保持穩定;今年以來,境內企業赴美赴港IPO數量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在大力“引進來”和支持“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特征越發鮮明。
市場人士認為,我國開放的政策環境、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務實的交流機制,為境內外資本開展進一步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將在推進高水平開放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惠及境內外各參與主體。
“引進來”蹄疾步穩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加碼中國市場,釋放長期看好中國資產的信號,也展現出資本市場“引進來”的成效。
英國資產管理巨頭M&G投資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中國股票基金,M&G表示,中國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長期股票投資市場之一”,該基金的推出正逢中國股市處于估值底部區間,且許多公司已開始關注股東回報水平。
美國金瑞基金也于近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了KraneShares Alpha指數ETF。該產品從滬深300指數股票池中選擇標的,投資單只股票的倉位不超5%,并使用AI投資決策技術每月進行調倉。
浦銀安盛基金9月12日表示,其外方股東、國際著名投資機構安盛投資今年8月已在盧森堡正式推出中國A股QFII基金,并在歐洲13個市場獲準發行。“今年是安盛投資通過QFII形式投資中國市場的第十個年頭。”浦銀安盛基金介紹,從戰略視角看,當前市場環境是布局A股核心資產的良好時機。中國資產價格有望迎來修復,在海外市場發行中國QFII基金彰顯了外資對A股市場投資的長期信心。
外資券商設立申請不斷取得新進展。證監會本月對日本瑞穗證券株式會社獨資設立瑞穗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申請文件提出反饋意見。若設立申請進展順利,瑞穗證券有望成為國內第三家日資券商。
摩根大通等多家外資機構表示,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越走越穩,越走越快,各種類型的外資金融機構紛紛在華設立新的法律實體,外資機構能夠開展的相關金融業務及牌照范圍不斷擴大,對外資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廣闊的市場以及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政策信號是外資長期流入、頻頻“落子”中國的基礎。
“走出去”熱度攀升
在“引進來”步伐加快的同時,“走出去”熱度明顯上升。截至9月20日,今年以來登陸美股、港股的公司分別達38家、33家,均遠超去年同期。
“企業赴境外上市熱度攀升,離不開境外上市備案工作常態化、有序化、透明化推進。”國桓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蔣靖說,2023年3月以來,中國證監會實施企業境外上市備案制度,為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提供了更暢通的渠道和條件,提高了企業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并“走出去”的能力和積極性。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也為境內投資者布局海外資產以及境內機構拓展國際化業務提供了重要機遇。今年以來,包括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和南方基金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等在內的多只ETF上市,市場配置熱情高漲。據上海證券統計,截至2024年6月30日,市場存續250只QDII基金,總規模4308.89億元,數量及規模較去年末分別上升4.6%和18.0%。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頭部券商紛紛加快“走出去”步伐,以財富管理作為國際化布局重要抓手,建立國際網絡,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廣發證券7月27日公告,已向廣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資11億港元,增資后廣發香港的實繳資本增至82億港元。中國銀河通過并購將國際業務網絡延伸覆蓋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全方位進入東南亞市場,成為在亞洲地區業務網絡最廣的中資券商。
“券商國際化是由客戶服務場景決定的,伴隨中國制造業全球布局、國內消費產業和互聯網巨頭出海、中國與中東國家合作持續拓展,中資券商將開啟東盟、南亞和中東等區域布局的新征程。”中信證券金融產業首席分析師田良表示。
“組合拳”持續發力
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業內專家認為,資本市場開放政策將持續發力并不斷完善,在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19日表示,將落實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加快實施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研究擴大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外資股權投資便利性有望提高。眼下,多地正優化外資在華投資的政策和營商環境,積極吸引外資入華。上海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外匯管理新政由臨港新片區擴大至全市。近日印發的《成都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若干措施》提出,鼓勵外國投資者在蓉設立投資性公司和區域總部,鼓勵外資按市場化方式依法依規設立各類股權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國有企業改革以及重點產業發展。
同時,科技型企業境內外IPO迎來政策利好。9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內外上市。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朱克力建議,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國內外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上市平臺。
一些外資機構期待,進一步優化QFLP試點政策,針對外資的進入流程、可投范圍、投后管理、分紅等環節,特別是在退出和稅收環節制定標準化、透明化的規則,確保資金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跨境自由流通;優化外資管理人篩選標準,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設立外資管理人白名單。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