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數字技術推動 文化交流迎來新機遇
          • 2024年09月20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報告》指出,未來,中外民間交往將更加頻繁,社交媒體也將推動文化交流成為國際交往新趨勢。更多跨國文旅品牌活動和跨文化教育精品項目,將不斷夯實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礎。城市日益顯現出文化交流的媒介屬性,更成為中外民眾文化交往的流行時尚及文明互鑒的中心樞紐。

          9月19日,年度主題為“深化文化交流實現共同進步”的2024北京文化論壇在京開幕。與會嘉賓就共享文化發展新理念、共商文化建設新思路、共辟文明交流新路徑,攜手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深入交流對話。現場發布的《中外文化交流報告(2023)》顯示,2023年,中國文創產業集群出海,聯合全球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外文化展覽展示互動更加頻繁,“Z世代”擔當新主力,未來全球朋友圈將更年輕,數字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內容、技術、模式、業態和場景的全方位創新,文化交流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演藝之都”入選年度十件大事

          北京商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2024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中外重要嘉賓圍繞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等議題致辭演講。

          開幕式現場發布了“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3年度十件大事”,包含首都文化界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七根流失石柱文物回歸圓明園、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開放、“我與地壇”等書市書展閃亮“書香京城”、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演藝之都”建設精彩開局、北京市創建“北京大視聽”品牌、創新實施“‘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新工體煥新亮相、八達嶺夜長城首次在春節期間開放。

          《中外文化交流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在論壇上同步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出入境便利政策連續出臺,掀起了外國游客來華熱潮,增進了中外民間的友誼與互信。當年中國入出境旅游人數超過1.9億人次,中國游客海外消費金額達到1965億美元,“打卡中國”成為全球旅游新潮流。2023年中國內地影院上映進口片78部,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均有上映。“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一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

          《報告》顯示,2023年,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數字技術,以全景式、沉浸式文化體驗,讓遠在千里的受眾能身臨其境地感知異國文化魅力,下一步,數字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內容、技術、模式、業態和場景的全方位創新,文化交流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副院長)謝春濤提到了持續火爆的游戲《黑神話·悟空》,他表示,“不少國外玩家為了搞懂這款依托中國神話背景打造的游戲,開始研讀《西游記》,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日益強大的吸引力”。

          謝春濤進一步談到,《長安三萬里》《長津湖》等影片深受觀眾喜愛,《復興文庫》中國力量繪畫大戲編撰出版,一系列國家文化殿堂相繼落成。當文化領域不斷開掘新意、創造新品,從容大方地展現中華歷史之美、人文之美、時代之美,中國人民的自信自強便從心底油然而生,實現了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更加努力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談到,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在滄桑巨變的中國歷史上寫上了濃墨重彩的華章,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和特殊意義。

          “Z世代”中外文化交流新主力

          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呈現社交化的新特點,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信息的即時共享,更加深了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報告》顯示,未來全球朋友圈將更年輕。2023年,“Z世代”青年善于運用新技術、新媒介,他們以創作跨文化藝術作品、發起網絡文化活動、參與國際志愿者項目等方式,架設起連接中外的橋梁。展望未來,國際青年將進一步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流砥柱,國際交往“朋友圈”將更具青春活力。

          《報告》指出,未來,中外民間交往將更加頻繁,社交媒體也將推動文化交流成為國際交往新趨勢。更多跨國文旅品牌活動和跨文化教育精品項目,將不斷夯實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礎。城市日益顯現出文化交流的媒介屬性,更成為中外民眾文化交往的流行時尚及文明互鑒的中心樞紐。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信德集團董事長何超瓊指出,通過文化傳播與交流,學習與互鑒,能夠締造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形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共識,從而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欣賞,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文化傳承是一項長期事業,本身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所以做好文化工作,首先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何超瓊談到,文化創新是為了承載人類優秀文化成果,也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作為中國民營經濟主要組成部分的民營文化產業,因其靈活性與創造力,在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民營企業家也要勇擔時代責任,更加奮發有為,綜合利用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資源,增強創新能力和可信競爭力,把握住時代機遇,創出文化的新、創出地區的新、也創出自己的新。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