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優勢鍛造外貿“爆發力”
- 2024年09月19日來源:上海證券報
提要: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測算分析,2018年以來,截至今年6月,中國出口的中等技術制成品占比提高4.4個百分點至28.9%,在中等技術層級上“進口替代”的趨勢明顯。低技術制成品占比下降2.6個百分點至26.1%。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角色正在轉變。
在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下,8月我國外貿出口增速加快,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從地方近期披露的具體數據看,廣東、江蘇、安徽等地因為外向型產業優勢排位靠前。同樣的,向全球看,我國外貿出口加快增長,不僅有“搶出口”因素,更是結構優化、出口相關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體現。
今年前8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占全國超過五分之一,繼續發揮“壓艙石”和“發動機”作用。廣東外貿同比增長12.8%,增速較全國平均水平快6.8個百分點。這離不開廣東集全省之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中山燈具、佛山家電、東莞紡織等產業“抱團”出海,通過多個跨境電商平臺集中出口。
安徽外貿成為備受關注的“黑馬”之一,進出口規模相繼超越中部以及沿海部分省市,躋身外貿前十強。前8個月,安徽機電產品出口占比達到67.6%。其中,汽車、汽車零配件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72.3%、62.5%,顯示出較強競爭力。正是安徽持續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才取得了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拉動出口增長的成績。
縱觀出口強省,可以發現外貿發展的底層邏輯在于,產業結構的比較優勢才能鍛造外貿增長的“爆發力”。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全球外貿。雖然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但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優化趨勢一直在持續演進。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測算分析,2018年以來,截至今年6月,中國出口的中等技術制成品占比提高4.4個百分點至28.9%,在中等技術層級上“進口替代”的趨勢明顯。低技術制成品占比下降2.6個百分點至26.1%。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角色正在轉變。
“我們的出口產品正在從價值鏈中低端向上游攀升,而且我們主動開放,進口市場的機遇也在增大,進出口都有很大的潛力,外貿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此前表示。
機電商品的出口加快和占比提升,正是這種結構優化的集中體現。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新聞發言人高士旺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美元計價,8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6%至1835.5億美元,創下近22個月新高,同比、環比分別實現連續5個月和6個月增長,展現復雜嚴峻外部環境下的出口韌性。
隨著我國外貿發展的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出口商品向價值鏈上游攀升將“勢不可擋”。
“今年以來,機電產品各重點行業的供應韌性和全球競爭力繼續鞏固提升,企業持續深耕國際市場,加快海外市場的本地化融入。四季度海外市場節日需求將集中釋放,預計機電產品四季度出口仍將穩定增長。”高士旺說。
發展外貿,需練好“內功”。港口物流、市場環境等固然是影響外貿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產業比較優勢,這決定了外貿在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