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人流物流活躍度提升 經濟“脈動”顯活力
          • 2024年09月06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何輝認為,8月份,隨著促投資、穩增長各項政策逐步落實和部分地區極端天氣影響減弱,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聯動加速,業務需求量繼續保持增長,擴張態勢在延續。下半年各地惠企專項資金、引導資金和超長期國債項目形成政策利好,預期指數連續高位,反映出企業對后期保持樂觀預期。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京東集團9月5日聯合發布的數據,2024年8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4.2點,較上月回升0.1點。近期,多項數據顯示,我國人流和物流的活躍度顯著增加:8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環比回升0.5個百分點,暑期鐵路、航空等旅客發送量再創歷史新高……“流動的中國”盡顯澎湃活力,工業裝備制造業活力提升,經濟運行新動能不斷走強。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3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約109.17億人次,日均1.76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8%。

          分方式來看,鐵路客運量累計8.87億人次,同比增長6.7%,日均發送旅客1431.2萬人次,創暑運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公路人員流動量達到98.19億人次,日均1.5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77%;民航旅客運輸量也創歷史新高,全民航累計運輸旅客1.4億人次,日均228.9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17.7%,比2023年增長12.3%。

          暑運數據背后是流動的活力。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運輸部負責人表示,今年暑期鐵路學生流、旅游流、探親流等客流疊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保持高位運行。對此,鐵路部門加大旅游列車開行力度,串聯起主要旅游城市,打造消費新場景,有效助力了旅游經濟、銀發經濟發展。池州至黃山高鐵、日蘭高鐵莊寨至蘭考段、蘭張高鐵蘭州至武威段等新線暑運“首秀”表現亮眼,客流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極大便利了沿線群眾出行,激活了沿線文旅資源。

          航空運輸市場也有著類似的趨勢。暑運期間,支線航空運輸市場火熱,隨著“民航+文旅”融合發展和縣域旅游走俏,今年祖國邊疆地區和三四線中小城市吸引了更多航空旅客,黑龍江、內蒙古、陜西、湖北、新疆、西藏等熱門地區航班量同比顯著增長,伊春、富蘊、宜春、鞍山、常德等避暑旅游地機場旅客吞吐量較去年同期翻倍。

          人暢其流,貨暢其行。公眾出行活躍的同時,貨物發送同樣保持高位運行,折射出中國經濟量穩質升的新氣象。國鐵集團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31日,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7億噸,貨物發送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從港口生產來看,7月份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4億噸,同比增長0.6%。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08萬標箱,同比增長7.5%。

          快遞物流是反映經濟活力的“風向標”,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4年8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5%,環比回升0.5個百分點,繼續處于擴張區間。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3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71天。

          此外,工業物流中,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電氣機械制造、醫藥制造等物流需求增加,航空運輸業、倉儲業和多式聯運板塊業務總量指數達到57%、52%和52.5%。“工業物流的部分領域如醫藥物流、裝備制造業物流和運輸設備制造領域物流需求回升,這部分物流需求在平穩釋放。”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表示。

          制造業物流指數的上升也與近期制造業整體數據的表現相契合。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3%。

          值得注意的是,暑期節假日消費物流需求帶動電商快遞快運業務加快增長,8月份快遞快運業務總量指數保持70.6%的高位,環比回升0.2個百分點,水產果蔬、休閑戶外、體育娛樂產品等訂單環比增長超過10%。8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止跌回升,較上月回升0.1點至114.2點。分項指數中,總業務量指數、物流時效指數、履約率指數和滿意率指數有所提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認為,8月份,隨著促投資、穩增長各項政策逐步落實和部分地區極端天氣影響減弱,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聯動加速,業務需求量繼續保持增長,擴張態勢在延續。下半年各地惠企專項資金、引導資金和超長期國債項目形成政策利好,預期指數連續高位,反映出企業對后期保持樂觀預期。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京東集團9月5日聯合發布的數據,2024年8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4.2點,較上月回升0.1點。近期,多項數據顯示,我國人流和物流的活躍度顯著增加:8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環比回升0.5個百分點,暑期鐵路、航空等旅客發送量再創歷史新高……“流動的中國”盡顯澎湃活力,工業裝備制造業活力提升,經濟運行新動能不斷走強。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3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約109.17億人次,日均1.76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8%。

          分方式來看,鐵路客運量累計8.87億人次,同比增長6.7%,日均發送旅客1431.2萬人次,創暑運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公路人員流動量達到98.19億人次,日均1.5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77%;民航旅客運輸量也創歷史新高,全民航累計運輸旅客1.4億人次,日均228.9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17.7%,比2023年增長12.3%。

          暑運數據背后是流動的活力。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運輸部負責人表示,今年暑期鐵路學生流、旅游流、探親流等客流疊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保持高位運行。對此,鐵路部門加大旅游列車開行力度,串聯起主要旅游城市,打造消費新場景,有效助力了旅游經濟、銀發經濟發展。池州至黃山高鐵、日蘭高鐵莊寨至蘭考段、蘭張高鐵蘭州至武威段等新線暑運“首秀”表現亮眼,客流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極大便利了沿線群眾出行,激活了沿線文旅資源。

          航空運輸市場也有著類似的趨勢。暑運期間,支線航空運輸市場火熱,隨著“民航+文旅”融合發展和縣域旅游走俏,今年祖國邊疆地區和三四線中小城市吸引了更多航空旅客,黑龍江、內蒙古、陜西、湖北、新疆、西藏等熱門地區航班量同比顯著增長,伊春、富蘊、宜春、鞍山、常德等避暑旅游地機場旅客吞吐量較去年同期翻倍。

          人暢其流,貨暢其行。公眾出行活躍的同時,貨物發送同樣保持高位運行,折射出中國經濟量穩質升的新氣象。國鐵集團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31日,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7億噸,貨物發送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從港口生產來看,7月份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4億噸,同比增長0.6%。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08萬標箱,同比增長7.5%。

          快遞物流是反映經濟活力的“風向標”,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4年8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5%,環比回升0.5個百分點,繼續處于擴張區間。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3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71天。

          此外,工業物流中,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電氣機械制造、醫藥制造等物流需求增加,航空運輸業、倉儲業和多式聯運板塊業務總量指數達到57%、52%和52.5%。“工業物流的部分領域如醫藥物流、裝備制造業物流和運輸設備制造領域物流需求回升,這部分物流需求在平穩釋放。”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表示。

          制造業物流指數的上升也與近期制造業整體數據的表現相契合。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3%。

          值得注意的是,暑期節假日消費物流需求帶動電商快遞快運業務加快增長,8月份快遞快運業務總量指數保持70.6%的高位,環比回升0.2個百分點,水產果蔬、休閑戶外、體育娛樂產品等訂單環比增長超過10%。8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止跌回升,較上月回升0.1點至114.2點。分項指數中,總業務量指數、物流時效指數、履約率指數和滿意率指數有所提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認為,8月份,隨著促投資、穩增長各項政策逐步落實和部分地區極端天氣影響減弱,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聯動加速,業務需求量繼續保持增長,擴張態勢在延續。下半年各地惠企專項資金、引導資金和超長期國債項目形成政策利好,預期指數連續高位,反映出企業對后期保持樂觀預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