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供應鏈公司探尋出海新路徑
          • 2024年07月23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中國企業供應鏈出海的進程,并非被動應對,而是一種長期的、主動的戰略布局。供應鏈出海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全球競爭優勢的內在要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認為,“供應鏈數字化”和“供應鏈的ESG”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出海支撐力”。

          當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與ESG理念(環境、社會與治理)的深度融合成為企業出海戰略的重要議題。

          近日,在“第七屆戰略供應鏈50人論壇”上,來自電氣、電商、家電、新能源等多個行業領袖與全球供應鏈管理領域的20余位專家、學者,以“出海支撐力——供應鏈數字化&ESG”為主題進行討論,共話企業智慧、綠色供應鏈出海的發展趨勢。

          “中國企業供應鏈出海的進程,并非被動應對,而是一種長期的、主動的戰略布局。供應鏈出海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全球競爭優勢的內在要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認為,“供應鏈數字化”和“供應鏈的ESG”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出海支撐力”。

          數字化護航供應鏈高效出海

          當前,企業在全球舞臺的布局,已從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轉向構建智慧、綠色、負責任的供應鏈生態系統,這既是適應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長期價值創造的核心策略。

          “管理全球供應鏈,要比管理國內供應鏈難得多,供應鏈節點的分散和距離的增加,會帶來更高的供求協調成本和庫存運輸成本。”汪泓認為,供應鏈的數字化,為解決這類問題提供了好的工具。

          富士康首席數字官史喆、亞馬遜中國區副總裁楊鈞、正泰居家副總裁牛建濤、華興源創汽車事業群海外總監陳祥文一致認為,市場開拓和團隊招募是企業出海的關鍵問題,數字化在這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數字化、自動化對于企業供應鏈效率提升有很大幫助。”施耐德電氣全球供應鏈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張開鵬強調,供應鏈完善要以精益為基礎,如果沒有精益生產和管理,自動化和數字化都是浪費。

          中國供應鏈數字化的發展情況如何?中歐供應鏈創新研究院院長趙先德在新發布的《2024中國上市公司供應鏈數字化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上市公司對供應鏈數字化的戰略關注度近兩年來顯著提高,對供應鏈數字化工具的應用持續增加,所取得的成效也有較高的韌性。

          與此同時,供應鏈的數字化也存在一些問題。趙先德發現,企業產業設置數字化專職高管的比例過去五年來持續下滑,數字化技術應用上過于看重AI而忽視了區塊鏈等同樣重要的技術。同時,企業存在對集成供應鏈等工具的關注不足,以及部分行業的某些績效維度還不夠理想等。

          “展望未來,企業要基于已有的資源和能力,走出去撬動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供應鏈資源和能力,逐步從‘世界的工廠’轉型成為‘世界的供應鏈網絡’,不斷提高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汪泓表示,企業需要借助數字化在全世界不同地方建立可用可控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和服務節點,引領產業、科技、人才、金融等關鍵要素的跨境流動和優化組合。

          產業鏈攜手跑出綠色加速度

          “中國能源結構正逐步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逐年上升,但中國企業在ESG國際評價中仍面臨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主張結合中國國情構建ESG敘事,提倡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數據自動化及透明度。

          具體來說,他認為出海企業須積極響應國際減排要求,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碳足跡。同時,加強碳排放數據的監控和管理,準備應對日益嚴格的國際碳排放報告與鑒證要求,并重視負責任營銷,避免“漂綠”行為。

          京東集團副總裁王穎介紹了京東物流通過建設綠色倉儲、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等綠色低碳供應鏈環節,利用技術驅動減碳降碳,顯著降低環境影響。她呼吁上下游產業鏈共同參與ESG實踐,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構建綠色、和諧的社會貢獻力量。

          在“應對碳挑戰”圓桌討論中,必維集團副總裁兼認證事業群總經理鄒鳳賢、日立空調總經理張振軍、億緯鋰能供應鏈管理中心副總裁馮俊卿、極熵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孫東討論認為,對出海企業而言,響應國際合規監測是企業面臨的必要挑戰。同時,制造企業在做好自身降碳的基礎上,也要帶動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協同降碳。在此過程中,供應鏈關系管理和數智化技術手段都扮演著關鍵角色。

          清潔能源的使用也是ESG發展的重要部分。瑞典林雪平大學生產經濟學教授唐謳預計氫能將在2050年占據歐盟能源結構的13%。他分析了中國在電裂解設備制造上的成本優勢,以及在全球氫能源市場發展中潛在的機遇,包括國際合作、綠色供應鏈建設與氫能國際貿易的展望。

          “雖然面臨初期投資高昂、市場接受度待提高等挑戰,但通過技術創新、政策扶持及市場機制的完善,氫能產業有望逐步克服障礙,實現規模化發展,開啟全球能源新時代。”唐謳說。

          “只有打好了供應鏈數字化和ESG的基礎,中國供應鏈的出海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行穩致遠。”汪泓總結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