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貿再創新高 企業出海進階 廣東進出口發展勢頭強勁
- 2024年07月23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雪菲看來,外資的進入和投資通常伴隨著新項目的啟動和企業的擴張,這對維護中國在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4.37萬億元、同比增長13.8%——下半年開啟不久,廣東外貿進出口的上半程“成績單”出爐,在規模刷新歷史同期新高的同時,同比增速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
作為外貿第一大省,廣東持續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走在前列,在當好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建強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鏈接地”上,做好表率。
外貿規模再創新高
7月3日上午10時,一列載有電子產品、日用百貨、輕工產品等貨物的X8168次列車從廣州鐵路物流中心增城鐵路物流園鳴笛駛出,奔赴德國漢堡。這標志著廣州中歐班列跨境電商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更多的“廣東制造”將通過這趟班列源源不斷地送往世界各地。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7月17日發布統計數據,上半年,廣東外貿進出口4.37萬億元,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下同)增長13.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占全國的比重為20.6%。其中,出口2.85萬億元,增長12.1%;進口1.52萬億元,增長17.1%。
作為重要的貿易主體,廣東民營企業出口活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2.8萬億元,增長21.3%,增速快于廣東整體7.5個百分點,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64%。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高端制造業出口動力強勁。上半年,廣東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9%,占廣東出口總值的64.4%。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4.6%、16.7%和26.3%;船舶、電動載人汽車、集裝箱快速增長,分別增長70.7%、78.3%和104%。
展望下半年,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分析稱,廣東外貿仍將面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在外部需求持續回暖、各項穩外貿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企業訂單增多等有利因素支撐下,預計總體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邁向“高科技體系出海”
7月17日,廣汽埃安泰國智能工廠竣工投產。與此同時,廣汽埃安首款全球車型——第二代AION V,在中國廣州和泰國羅勇府下線。隨著兩輛相隔千里的AION V霸王龍車型從生產線上緩緩駛出,標志著中國品牌汽車首次實現全球同步下線,開啟了中國品牌“高科技體系出海”的新篇章。
稍早前,比亞迪泰國工廠于7月4日竣工,這是比亞迪首個海外全資乘用車生產基地,年產能為15萬輛。當日,比亞迪第800萬輛新能源車也在該工廠下線。
從“走出去”轉變為“走進去”,廣東新能源車企全球化發展邁上新階段。據初步梳理,廣東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海外規劃產能已經超過80萬輛,生產基地遍布東南亞、中亞、歐洲、拉美等市場,并將進入投產密集期。
作為全球負極材料龍頭,貝特瑞也在加快海外的產能布局。早在2022年,貝特瑞就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成為國內負極材料行業首家在海外建廠的企業。據了解,該工廠有望于今年底之前實現投產。
今年4月,貝特瑞宣布在摩洛哥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的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項目,作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第二站,拓展海外市場份額。
外資外企持續“加碼”
作為外資外貿大省,廣東不僅是“走出去”的橋頭堡,也是吸引全球投資的熱門目的地。
6月26日,西門子運動控制研發創新中心(深圳)正式投入運營,這是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的首個集硬、軟件研發為一體的創新機構,旨在推動運動控制技術的創新研發與成果轉化,為全球客戶研發、測試新一代運動控制系統。
今年以來,世界知名企業投資布局深圳動作頻頻。蘋果宣布將在深圳開設一個新的應用研究實驗室,并深化與本地供應商的合作;日本松下期待與深圳深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健康養老等領域合作,并帶動更多日資企業來深投資興業……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深圳全市新設超過2600家外資企業,占全國比重超15%,同比增長逾10%。目前,來深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超310家。
7月10日,東莞舉辦跨國公司交流會,簽約11宗外資項目,涉及投資金額130.8億元。截至目前,東莞共吸引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8萬家外資企業在此投資,其中不乏三星、雀巢、西門子、沃爾瑪、畢馬威、松下等世界500強企業。
“要鞏固提升外貿外資基本盤,夯實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根基,聚力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持續穩住國際市場、優化貿易結構、培育增長動能,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加快推動內外貿內外資互促雙強,不斷塑造外貿外資發展新優勢。”7月5日,廣東省召開實施“五外聯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會提出要求。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廣東提出“五外聯動”組合拳,旨在推動更加全面、系統的開放。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廣東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增長20.77%,實際使用外資479.3億元。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雪菲看來,外資的進入和投資通常伴隨著新項目的啟動和企業的擴張,這對維護中國在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外資企業在廣東的布局,逐漸從以生產基地為主,轉變為研發中心和總部型項目,這進一步推動了核心研發的本地化以及供應鏈的本地化。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