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健身消費熱潮涌動
          • 2024年07月21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近年來,隨著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國內健身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消費熱潮。無論是商業健身房,還是社區智能健身館,都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健身消費已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環。

          “高性價比”成為健身消費的新趨勢。相較于傳統健身房的會籍模式,一些計費更靈活、全程無推銷、24小時營業、小而簡的新型自助式健身房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加入。

          近年來,隨著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國內健身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消費熱潮。無論是商業健身房,還是社區智能健身館,都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健身消費已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環。

          新需求催生新業態

          在全民健身熱潮下,健身房憑借其專業的健身設備、豐富的課程選擇和良好的健身氛圍,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首選。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廣義健身類場館約11.7萬家,其中商業健身俱樂部36447家、健身工作室42177家。同時,樂刻運動、超級猩猩、Keepland等一大批“互聯網+智能”新型健身業態出現,為健身行業注入新活力。

          “高性價比”成為健身消費的新趨勢。相較于傳統健身房的會籍模式,一些計費更靈活、全程無推銷、24小時營業、小而簡的新型自助式健身房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加入。付費方式的改變減輕了消費者壓力,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健身愛好者張寧寧花10元錢辦了張體驗卡,她說,“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自助式健身房,我很喜歡這種沒人推銷和打擾的環境,而且健身卡經常會有各類打折活動,價格很便宜”。

          個性化、定制化服務也成為許多消費者青睞新型健身房的關鍵。不同年齡段、不同身體狀況的消費者對于健身有著各自的需求。為此,不少新型健身房紛紛推出私教定制化訓練計劃和各類團課預約。“這家健身房最近剛好有團購的私教體驗課,我就想來試試。幾節課下來,感覺教練挺專業的,能按我的時間和需求制定適合的運動項目,在鍛煉前也會對健身器械進行消毒,方便又省心。”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慧忠路天陽親子廣場的樂刻私教館內,剛結束健身的“95后”劉婉茹說。

          在歸位瑜伽北京右安門店內,瑜伽健身愛好者李鈺表示,“這里每天從早到晚都有瑜伽、普拉提等不同類型的團課,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預約,每次消費多少錢就扣多少錢,體驗感很好”。

          除了商業健身房外,不少社區健身館憑借低價、便捷等優勢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在上海靜安區,不用辦年卡,只需2元就能實現在家門口健身,市民健身中心成為不少健身愛好者家門口的打卡地;在湖南長沙,智慧社區健身房每月只需幾十元,可以無限次使用,100多元就能預約一節私教課,有效解決了群眾健身難、健身貴問題。

          新場景孕育新消費

          與傳統健身項目不同,飛盤、壁球、攀巖等小眾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更成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當下,這些小眾健身方式正逐漸占領年輕人體育運動項目新高地,催生出更多新消費需求。

          發球、回彈、擊球……在北京西城區的清芷園壁球館里,壁球愛好者戴維正盡情享受這項運動的魅力。他說,“打壁球很解壓,為了讓自己體驗感更強,我還特意請了教練學習一些專業技巧”。

          2019年開始接觸壁球行業的元氣壁球創始人許浩表示,作為一項室內運動,壁球集趣味性和競技性于一身,不受天氣影響,更沒有人數限制。不論下班后想獨自一人伸展一下筋骨,還是和朋友一起度過空余時間,壁球都是一項很好的選擇。壁球的場地小、球速快,球路變化莫測,要求人的反應、動作極快,加之其運動強度及運動量非常大,能很好地滿足一些消費者的健身需求。

          “從社交屬性來看,壁球的開放度也非常高。店里的消費者來自不同年齡層,既適合想要獨自享受健身樂趣又不被打擾的‘社恐’,也適合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健身的社交達人。”許浩表示,壁球館還會提供專業培訓課程和球拍等裝備,讓新手能快速入門,感受壁球的樂趣。

          除了壁球,攀巖館也成為不少健身人士的新選擇。《中國攀巖行業分析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國大陸地區商業攀巖館數量為636家,較2022年初統計的485家增長31%。

          “第一次去攀巖館時覺得很新鮮。這項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的力量、耐力和協調性,還讓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在攀巖過程中大家會相互鼓勵。”戴維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勇堅表示,攀巖、壁球等小眾健身運動正受到“Z世代”的追捧,他們更加追求消費的個性化,重視體育消費的文化、社交和情感附加值。在他們眼中,健身消費可以與社交媒體聯系起來,以輕便、有趣的方式展示自身活力。

          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深入實施,從大城市到小城鎮,各種規模的健身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少一線城市的預付費健身場館開始積極布局下沉市場。去年,樂刻運動提出“百城萬店”目標,計劃未來5年內進入100個城市,開1萬家門店,還推出下沉市場子品牌——“閃電熊貓”。

          在全國健身場館加速布局的同時,如何破解健身行業的預付費制度帶來的風險成為不少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李勇堅表示,近年來,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對規范體育行業預付式消費、保障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22條規定,經營者未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還預付款。同時,北京、上海等多地也出臺相應的政策條款,要求對體育行業預付費模式進行監管。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和消費升級持續推進,健身消費未來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李勇堅表示,一是隨著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人會加入健身消費;二是健身行為更加多元化,并逐漸從室內擴展到室外,各類戶外體育消費還將有新的發展空間,小眾健身活動將持續火熱;三是健身者越來越倚重健身場館,對傳統器材智能化需求迫切,要求提高健身服務的專業性及科學性,希望獲得更多專業指導和全周期服務。

          全國多地還采取發放健身消費券形式,進一步激活體育消費活力。陜西省西安市發放體育惠民500萬元電子消費券;湖南省長沙市則啟動了“你運動·我補貼”體育消費券發放活動,總投入近400萬元,進一步激發市民體育消費熱情。 (經濟日報記者 李思雨 實習生 陳紀彤)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