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謹防“培訓貸”亂象抬頭
          • 2024年07月21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培訓貸”亂象與部分不良培訓機構和網貸平臺相互勾結有關,也反映出部分求職者對當前就業市場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花錢買工作”的捷徑。治理亂象需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近期,“培訓貸”亂象有所抬頭。一些不良培訓機構以提供高薪就業機會為誘餌,誘導求職者簽下“培訓貸”合同以支付高額培訓費用。這些機構不僅不能兌現承諾的就業機會,而且所謂的分期支付學費,其實是以求職者名義向網貸平臺申請貸款。即使退出培訓,求職者仍要償還貸款及其高額利息。

          “培訓貸”亂象與部分不良培訓機構和網貸平臺相互勾結有關,也反映出部分求職者對當前就業市場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花錢買工作”的捷徑。治理亂象需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市場準入、資質審核、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監管,促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合規經營。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加強部門間協作執法,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同時,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也應加強對申請人資質和還款能力的審核,確保貸款資金用于合法合規的培訓和就業活動,避免被不良機構利用。

          求職者更需增強安全意識。在選擇培訓機構時,應仔細查驗其是否合規合法、經營是否正常、經營范圍是否包含培訓內容、承諾薪資是否與社會同等崗位大體一致,以防被不良機構的虛假宣傳和承諾所迷惑。面對貸款協議或含有貸款內容的培訓協議時,要慎重簽署并保留相關材料,一旦發現受騙,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案。確有職業培訓需求的,可到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方網站查詢正規培訓機構。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勾明揚)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