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訓貸”暗礁:面試變培訓 “分期付款”變貸款
- 2023年12月18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正如李亞所述,監管主體的交叉復雜增加了亂象治理難度。王德怡也表示,此類交易之所以屢禁不止,主要在于監管單位涉及到教育、市場監管、金融等多方面行政主管單位,容易政出多門,難以形成合力;只有形成聯合監管,才可能提升監管效果。
“我來面試找工作,卻莫名其妙辦上了貸款。”近日,來自上海的求職者張雷(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大吐苦水”。據他描述,自己接到了某公司的電話邀約面試,而到現場后卻發現,對方實際是在推銷自己的“求職培訓課程”,并聲稱“培訓后包就業”。然而,看似輕松的求職之路背后,1萬多元的培訓費用把面試者們嚇得不輕。經歷一系列宣傳“轟炸”后,張雷通過一平臺簽下了分期支付培訓費用的合同。讓他沒想到的是,一筆消費貸款隨之而來……
北京商報記者在網絡平臺注意到,類似的投訴不勝枚舉。培訓機構采用了怎樣的話術?他們與眾多網貸平臺是否有關聯?消費者該如何維權?隨著記者的調查深入,“培訓貸”套路逐漸清晰。
面試變培訓 “分期付款”變貸款
2023年7月末,在招聘軟件上經歷了幾輪海投無果的畢業生張雷正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發愁。一通來自“沃丁慧科”公司的電話給張雷帶來了希望,經過溝通,對方向自己邀約電商運營專員崗位面試。告知地址、聯系人、短信通知,一切看似正規合理。“可我并沒有投遞過這家公司,也從沒聽說過他們。”事后回憶起,張雷才恍然大悟。
來到面試地點后,對方以工作經驗不足、學習提升為由,向張雷提出參加公司內部的培訓課程,并承諾培訓結束后,不僅會有知識技能掌握,還會安排對應崗位工作。“他們說電商運營行業前景特別好,培訓出來肯定能找到工作,工資也不低。”張雷說道。出于對崗位的期待和求職的渴望,張雷留下來參加了課程。
然而兩天的課程結束后,培訓機構的“野心”開始展現。據張雷描述,機構向自己說明培訓費用將在日后的每月工資中扣除,隨后引導自己在小程序簽署分期支付服務協議。在這份協議中,上海歐樂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樂寶”)提供為期1個月的電商運營實訓產品,總計費用為16500元,分15個月支付完成,另有違約金165元。
不久后,培訓機構又告知張雷將協議簽署轉到了微信服務號中的“夢享合約”平臺。在這其中,培訓費用稍稍“打折”,又被拆分為兩筆,一筆為5000元的“先用后付”訂單,15個月結清,另一部分則是9000元的分期個人消費貸款。
這筆借款為銀行的消費貸,分12期還款,利率為7%,通過“融易分期”手機應用軟件執行。值得注意的是,該筆貸款的收款賬戶名即為歐樂寶公司的法人,也就是說,放款直接入培訓機構賬戶,而由學員償還貸款以抵扣“學費”。
對于這筆突如其來的貸款,張雷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他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平臺“申請簽約”時,會填寫一個培訓機構提供的代碼,點擊申請后會有電話確認,不久后,“貸款就下來了”。
“要知道是貸款,我肯定不去培訓了啊。”張雷無奈地說道。最令他生氣的是,培訓內容敷衍了事,當然,承諾的所謂“包就業”也是子虛烏有。
無獨有偶,下一批次參加培訓的應屆畢業生王朔(化名)也遭遇了類似的套路。不同的是,這筆貸款償還學費的方式變成了信用卡分期。“他們說辦信用卡的話費用會優惠,拉來了銀行工作人員到場辦理。”
王朔最終辦理了信用卡分期業務,年化利率18.25%,日利率0.05%。在他的還款設定中,需按期還款,無法提前結清。疊加了“辦卡優惠”,原價16500元的培訓費用減免到了10500元。
李楠(化名)同樣是眾多在招聘軟件上求職的一員。一則由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內教育”)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報名培訓后可推薦就業該文職運營崗。
來到培訓現場,李楠被要求下載融易分期App辦理貸款支付學費2萬余元,并得到承諾“七天內隨時可退”。這筆貸款同樣是銀行消費貸,年利率7%,收款賬戶即為“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而李楠的還款方式為“6+12定制計劃”,前6期僅歸還借款利息,剩余借款12期為等額本息。
相似營銷話術 “誘導貸款”是否存在
1萬多元的培訓費用并不是小數目,張雷等人為何還是被卷入其中?事實上,在多位培訓參與者眼中,培訓機構更多打著“擦邊球”,豐富的營銷話術讓人“糊里糊涂”。
“工作人員會各種說好話,一直強調電商行業前景好,找到工作后這筆學費就賺回來了。”張雷坦言,從參加面試到還款訂單的落成,都感覺像被“牽著鼻子走”。經融易分期平臺核實,確有向用戶發送短信進行提醒,不過對于從未辦理過貸款的張雷來說,并沒有核查的意識。
在張雷看來,“夢享合約”上點擊申請過后的一通電話確認更像是“走個過場”。“機構工作人員會在旁邊教你怎么應對資金用途這些問題。問培訓幾天了,會讓你回答一個月;問有工作嗎,會讓你說已找到、有收入,社保幾個月后會交。”
張雷的觀點也是眾多參與培訓的學員的共同主張:且不說高昂培訓費用下,承諾服務未達成,培訓機構對自身的含糊其辭、反復誘導更令人惱火。付多少學費、采取怎樣的分期方式組合,均由培訓機構決定,也正因如此,“稀里糊涂背上一年的貸款”讓不少受害者直呼“退錢”。
“推測培訓機構的目的是賺取高額培訓費,并與部分平臺合作賺取業務提成。”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分析道,部分培訓機構的資質、商業信用很可能名不副實。
而這樣的“合作”在市場中似乎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另外部分消費者即使清楚自身在辦理貸款或信用卡分期,出于培訓方給出的“學費優惠”還是進行了操作。
王朔回憶到,培訓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分別找學員談話,如果同意辦信用卡,每人優惠力度也不一樣。“他說辦卡分期之后只要12500元,我說不愿意,他又說可以再優惠1000元,我還說不行,他最后降到10500元。”在這樣的“談判”下,王朔不得不接受對方提出的方案。
為驗證培訓機構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北京商報記者以求職者身份咨詢達內教育。官網主頁顯示,達內教育為美股上市公司。擁有12大互聯網行業熱門IT培訓課程。瀏覽產品過程中,客服彈窗隨之“消息轟炸”:“課程緊跟企業需求,雙師實戰教學,分級培優”“留個聯系方式,給你發送一份詳細的資料”……
致電后,客服詢問了年齡與學歷并向北京商報記者推薦了細分培訓課程的工作人員。在這里,記者聽到了熟悉的“臺詞”:“提升實戰經驗,培訓結束后可以幫你找工作。”工作人員還說道:“不用擔心就業問題,來這里培訓也是為了拿更高的薪水,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努力向我們‘明星就業學員’的方向發展……”
而被問及培訓費用繳納方式,工作人員表示有兩種選擇——一次性繳納結清或是辦理分期貸款,即6+12的還款模式。“我們培訓學校相當于您的擔保人,根據您的情況向銀行申請貸款,前6個月只需付1%的利息,基本沒有負擔。整體學費上如果通過貸款方式我們會給8.5折的優惠。”不過這名工作人員也強調,在申請貸款過程中,不能保證“白戶”“黑戶”的成功辦理,會遵循銀行合規流程,不會向在校學生推薦貸款。
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強調,培訓機構名為邀約面試,實則推銷培訓課程甚至誘騙求職者一步步落入貸款陷阱,待求職者反應過來為時已晚。培訓機構的行為已經不單純是民事法律所禁止的虛假宣傳、強制消費行為,甚至涉及刑事犯罪,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
培訓機構、網貸平臺 誰該負責
發現課程效果不佳后,李楠向達內教育提出履行“七天內退款”的約定。但被告知需等半個月后機構賬戶收到貸款,并需領導簽字審批。經過交涉,機構最終為李楠辦理貸款結清。
“其實機構就是利用了我們的僥幸心理,目標是類似于中專、大專生這樣的群體,渴望改變自己來讓生活更好。”回憶起這一個月的波折,李楠總結道。若不是自己堅持要求退款,差點就要背上債務。
而與消費者說法相反的是,培訓機構對自身誘導行為連連否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歐樂寶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堅決否定了“誘導消費者貸款、辦信用卡”的說法。同時,該高管表示,歐樂寶此前曾與向張雷、王朔發面試邀請的“沃丁公司”有過合作,歐樂寶向沃丁新員工提供電商技能的咨詢服務。但是,這種“服務”為一年前提供,目前已沒有相關業務開展。截至記者發稿,未獲達內教育方面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尤其每到求職季,類似的投訴在網絡大量涌現。這類培訓貸“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從投訴對象來看,涉及的培訓機構可謂是五花八門,除了市場大熱的電商、IT行業,還有針對畫畫、烘焙、動漫等的“培訓”。不過,類似投訴皆指向培訓機構與幾家網貸平臺的“聯系”,面對涉世未深、急于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誘導貸款。
那么,在這一過程中,簽約貸款的平臺該負怎樣的責任?在王德怡看來,若平臺提供分期服務,本身沒有違法之處,但需要注意的是,網貸機構在操作時是否盡到審查義務。
面對北京商報記者的采訪,“融易分期”運營主體“北京融聯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張雷、李楠的兩筆貸款流程透明,注重合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在貸款申請、審批、結清全流程中均會對用戶通過短信的方式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與信息告知,不存在誘導性信息或行為。
李亞指出,首先應當明確平臺在此類交易中是單純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還是與培訓機構互為利益共同體。如果平臺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便具有對商家資質相應的審查注意義務和對消費者進行風險提示的義務。如果平臺與培訓機構存在利益關聯,從中直接獲取經濟利益,那么其對此種交易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同時提到,從貸款過程來看,消費金融機構或縱容了場景方的不當營銷,對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
“應屆生因為缺乏社會工作經驗又求職心切,通常會成為機構首選的對象。”李亞坦言,當今求職市場魚龍混雜,行政監管機構和公安機關難以做到線上線下的全方位監管。
正如李亞所述,監管主體的交叉復雜增加了亂象治理難度。王德怡也表示,此類交易之所以屢禁不止,主要在于監管單位涉及到教育、市場監管、金融等多方面行政主管單位,容易政出多門,難以形成合力;只有形成聯合監管,才可能提升監管效果。
蘇筱芮進一步提出,培訓貸涉及資金方與場景方,需要分別進行規范。資金方角度,需要持牌金融機構建立健全金融營銷宣傳內控制度,并加強對業務合作方的行為監督;場景方角度,亦需審查場景方基本資質,例如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具有基本的辦學許可證,無證無照培訓機構應由教育部門取締。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更需要仔細甄別,評估產品價值與自身貸款意愿,勇敢說“不”。在找工作時,同時要警惕形形色色的求職陷阱,一旦發覺受騙,要第一時間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北京商報記者針對這一情況致電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方提醒到,消費者可向12315進行投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