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寵物消費惹糾紛 合同細節需謹慎
          • 2023年05月07日來源:法治日報

          提要:葉濤表示,涉及寵物買賣,訂立買賣合同時最好簽訂書面協議,將活體寵物的具體特征、品種、年齡以及健康狀況等作出明確的約定。像王女士在與貓舍通過網絡訂立合同時應當更加謹慎,對于買賣的各種細節在訂立合同時就要盡量作出詳盡的約定,以免在出現糾紛后無據可循。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寵物,這不僅能夠緩解快節奏生活帶來的緊張壓力,還能讓人回歸平和、寄托情感,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增長的寵物消費規模。特別是近年來電子商務平臺迅猛發展,許多消費者選擇線上寵物消費的方式,而寵物作為活體有著一般普通商品不具備的個性化特征,讓愛寵人士在進行寵物買賣、寵物醫療等消費行為時需要關注更多。《法治日報》記者選取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兩起案件,望引起消費者注意,在購入寵物時避免踩坑。

          網購寵物貓攜帶病毒引糾紛

          2022年5月,王女士以25000元的價格在某貓舍線上購買了一只藍金小母貓。在交付前,王女士特別囑咐貓舍要對小貓進行血常規和抗體檢測。在確認檢測結果沒有問題后,王女士收到了心心念念的漂亮小貓。

          但王女士很快發現小貓經常打噴嚏,體溫也較高,遂安排對小貓進行血常規和抗體檢測,還加做了一份抗原檢測。盡管血常規檢測和抗體檢測顯示沒有問題,但抗原檢測結果卻顯示這只小貓攜帶貓杯狀病毒,雖然病原體載量較低,但依然屬于病毒攜帶的范疇。

          “這只貓我買來是打算做種貓的,現在檢測發現有病毒,生育就可能存在問題,即便育崽,生下的小貓也有可能帶病毒。”王女士馬上聯系貓舍,表示收到的貓健康有問題,懷疑收到的貓并不是視頻中選擇的那只,要求退貓退款。雙方協商不成,王女士起訴至新吳區人民法院。

          法院審理后認為,貓舍按照王女士的要求,對小貓健康狀況進行了兩項檢測,其對檢測結果也表示認同,雙方并沒有約定進行病毒抗原檢測,所以王女士以其自行加做的抗原檢測結果認定貓舍存在違約行為,該項主張不能得到支持。從雙方微信聊天的記錄看,王女士在合同訂立之前并沒有告知自己要將案涉寵物貓作為種貓,所以王女士無權基于此理由解除合同。

          此外,王女士同意采用第三方運輸的方式交易,未到現場進行檢測即下單交易,對于小貓的健康情況也僅通過微信發送的體檢報告進行確認,該行為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在案涉寵物貓交付后才發現問題進行檢測,無法完全確定檢測結果是貓舍造成的。對此,認定王女士應當承擔相關責任,法院判決駁回王女士的訴訟請求。

          流浪貓絕育后患病突然死亡

          如今,不僅買賣寵物時會出現問題,當愛心收養流浪動物時也會面臨問題。2022年2月初,李女士收養了一只三花母貓,經檢驗,發現這只貓攜帶貓冠狀病毒。

          當月下旬,李女士帶著貓來到某寵物醫院做絕育手術。術前,李女士按照流程簽署了相關的手術告知書。隨后,獸醫師對貓實行絕育。但事后李女士才得知,當時進行手術的醫師根本沒有取得從事動物腹腔手術的許可資質。

          術后初期,小貓體征良好,但不想拆線兩天后,貓突然出現急性癥狀,經確認,發現小貓得了傳染性腹膜炎。李女士繼續選擇到這家寵物醫院對小貓進行治療。但幾天過去,貓的狀況越來越差。不忍看小貓這么痛苦,李女士授意寵物醫院對小貓進行了安樂死。

          貓死了,可事情沒有了結。李女士認為寵物醫院作為絕育手術和術后服務的提供者,對于小貓的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此,李女士多次與寵物醫院進行溝通,要求賠償,金額也從4000元逐步提升到10000多元,但雙方一直沒有協商成功,李女士將該醫院訴至新吳區法院。

          而針對醫師無手術資質的問題,李女士也向市農業農村局進行了舉報,后農業農村局對該醫院進行了行政處罰。此外,不解氣的李女士還通過網上平臺對該醫院進行曝光。據醫院負責人說,自從這件事在多個平臺上曝光后,該醫院就接到多個陌生電話,紛紛對醫院進行指責辱罵,醫院的正常經營受到了極大影響。

          法院審理后認為,李女士主張小貓死亡是因寵物醫院過錯所致,應當就醫院診療行為存在過錯及過錯行為與小貓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事實上,李女士并未對此提供證據證明。

          根據現有證據,寵物醫院為小貓進行絕育手術的醫師無腹腔手術資質,確實存在一定過錯。但小貓進行絕育手術后,由李某自行護理,后患傳染性腹膜炎,再安樂死亡,小貓死亡原因和絕育手術的因果關系及原因力大小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在缺乏證據的前提下,難以認定存在直接因果關系。

          而小貓自身攜帶冠狀病毒未予治療,李女士作為飼養人未予重視、未行治療,本身也存在過錯,且在絕育手術前已告知相關風險,李女士仍然同意進行手術。綜上,法院酌定寵物貓死亡的損失,由某寵物醫院賠償50%,由李女士自行承擔50%。

          養寵糾紛頻發購買飼養需注意

          寵物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愛寵人士在進行有關寵物買賣、醫療、美容等方面的消費時產生的糾紛也逐漸增加。以無錫市新吳區法院為例,近兩年涉寵物案件共計受理7件,這類案件涉及的主要問題是購買的寵物帶有疾病、網上購買后發現實際收到的寵物并非圖片上的寵物、寵物醫院不當治療導致侵權。

          “前兩個問題屬于合同糾紛,后一個問題屬于侵權糾紛,目前涉寵物類糾紛主要以上述兩類糾紛為主。”新吳區法院碩放法庭副庭長葉濤告訴記者,對于買賣合同糾紛,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應當注意對寵物的特征、品種、年齡及檢測事項作出詳細約定,特別是買受人如有繁育等目的的需向出賣人提出,避免交付后產生糾紛。出賣人對寵物負有質量保證義務,應當提供處于健康狀態的寵物。

          “寵物本身是一種活物,不確定因素較多,購買時最好能夠多注意細節,詳細確定交易條款,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應該面對面交易,避免收到之后因活物與圖片、視頻不符引發糾紛。”葉濤說。

          葉濤表示,涉及寵物買賣,訂立買賣合同時最好簽訂書面協議,將活體寵物的具體特征、品種、年齡以及健康狀況等作出明確的約定。像王女士在與貓舍通過網絡訂立合同時應當更加謹慎,對于買賣的各種細節在訂立合同時就要盡量作出詳盡的約定,以免在出現糾紛后無據可循。

          對于侵權類案件,比如寵物醫療引發的爭議,屬于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為侵權之訴,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新吳區法院江溪法庭法官助理王成英表示,愛心人士收養流浪小動物是愛心的體現,但在收養的過程中,要摸清新收養寵物的身體情況,及時做好防疫防病措施。若因診療發生寵物傷亡情況,應通過合理途徑維權,避免矛盾激化,影響雙方的正常生活與經營。寵物醫院在為寵物進行診療時應確保資質齊全,診療行為符合相關規定。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焦兮兮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