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水泥市場普遍“高喊低賣” 上市公司效益回升需加大供給側改革
          • 2022年11月25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王麗新 陳瀟

          提要:王郁濤表示,“行業企業也可以結合本行業高耗能特點,快速推動在原燃料替代、數字化轉型、低碳技術裝備研發和碳捕集、封存等方面的技術研發與應用,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從而降低相應生產成本。”

          “漲價了,但同比還是偏低。”海螺水泥云南地區銷售人員11月24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受益于傳統旺季,海螺水泥云南地區出廠價每噸漲價50元。

          據了解,除海螺水泥外,包括華新水泥、冀東水泥在內的多個水泥企業進入四季度后也在紛紛提價。

          另一地區水泥企業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為執行錯峰停窯,工廠停工時間已超過10天,目前工廠庫存不高再加上區域內有重點項目開工,近兩個月來,水泥價格漲價100元/噸。“目前銷量還不錯,并沒有受到漲價影響,之前很多工廠都停工了,執行錯峰生產,總體來說還是有效果的。” 上述海螺水泥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11月23日,水泥全國主流市場均價為403.92元/噸,相比一個月前的392.75元/噸小幅上漲。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王郁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水泥錯峰生產執行情況較好,庫存有所下降,生產成本推動價格上調。但總體來說,未來水泥市場需求總量下行是趨勢,水泥行業應嚴控新增產能,加快引導低效產能退出,提升行業集中度。另一方面,圍繞‘雙碳’目標,發展相對低碳的上下游領域,這對實現全產業鏈的綜合發展,以及降本、降碳,高質量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游需求較弱

          盡管四季度水泥價格迎來小幅回升,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依然面臨多重考驗。海螺水泥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3.3億元,同比下降29.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4.19億元,同比下降44.53%。受原煤和外購電價格上漲影響,海螺水泥上半年燃料及動力成本上升39.42%。

          “在宏觀經濟環境偏弱的背景下,預計2022年全年水泥需求下滑10%左右,致使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已下降至60%左右,產能過剩將達到40%左右。”王郁濤表示。

          水泥人網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水泥企業在陸續發漲價通知,但是下游需求較弱,水泥不像其它產品,不能長時間儲存,只能暗地里降價出手,這也就導致市場普遍出現‘高喊低賣’的現象。”

          今年以來,廣東、山東、浙江、寧夏、山西等多地都已經制定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實施水泥行業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定,自2022年4月1日起,現行工程建設將強制要求進行建筑碳排放計算,超過10家大型上市房企公開承諾公司新建建筑100%符合綠色建筑標準,在環保以及脫碳等多重壓力之下,水泥行業有望迎來出清。

          企業押注新賽道

          與此同時,行業巨頭也在將目光投向更多其他領域。

          海螺水泥在11月9日披露的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中顯示,海螺水泥作為行業巨頭,正在積極參與建設新能源項目。本次中期票據將募集15億元人民幣,擬全部用于光伏發電設備制造項目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除本次募集的金額外,海螺水泥還將投資近30億元用于包括1個光伏發電設備制造項目和24個光伏發電項目。

          據了解,海螺水泥已經建成17個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達1.1億度,成為水泥行業的標桿。

          萬年青8月23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目前已建成公司部分子公司的光伏發電項目,后續還將繼續大力推進相關產業發展。

          另外,還有部分水泥企業通過成立私募基金等方式,加碼其他新經濟領域,其中有行業巨頭在芯片半導體領域投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隨著大量投資項目逐步對接資本市場的退出,未來退出收益也能夠對平衡主業周期波動起到一定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業作為較成熟且競爭激烈的行業,未來增長空間有限。企業布局新能源等新賽道的同時,也應當關注“雙碳”背景下的成本問題。

          對此,王郁濤表示,“行業企業也可以結合本行業高耗能特點,快速推動在原燃料替代、數字化轉型、低碳技術裝備研發和碳捕集、封存等方面的技術研發與應用,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從而降低相應生產成本。”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