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問世半年 募資規模逾400億元
          • 2022年06月1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薛洪言表示,作為養老第三支柱的一部分,當前我國養老理財市場仍處于空白期,市場生態還不成熟,也缺乏廣為認可的明星支柱產品。因此,現階段的工作重心仍在于投資者教育,通過創設好的產品不斷提升養老理財的滲透率。

          自2021年12月6日首批養老理財產品開始募集以來,養老理財產品問世已滿半年。《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的數據統計發現,截至6月14日,養老理財的發行數量已擴充至24只。除有2只新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尚未完成募集外,目前存續的22只養老理財產品合計募資規模超400億元。可見,養老理財產品步入常態化發行階段。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未來養老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將會穩步提高,養老理財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主要拳頭產品。首先,因為利好政策助力發展;其次,試點結果表明養老理財產品需求旺盛,供小于求;再者,養老理財產品具有長期性、穩健性、高收益率、普惠性的產品競爭優勢。

          養老理財產品

          規模不斷擴容

          這24只養老理財產品從投資性質來看,有16只養老理財產品為固定收益類,另外8只為混合類。從期限類型上看,多為3年以上的封閉凈值型理財產品。從發行機構來看,共涉及建信理財、光大理財、工銀理財、招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5家公司,分別持有9只、7只、4只、3只、1只養老理財產品。

          從業績表現上看,絕大多數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下限、上限分別為5.8%、8%。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在已披露凈值的21只存續養老理財產品中,最新凈值均超過1,體現出運作穩健的特征。

          對此,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金融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而養老理財與傳統理財產品更加強調“穩健性、長期性和普惠性”。因此,養老理財產品在產品設計方面,具有期限更長和資產配置更偏固收等特點,有利于凈值穩定。

          自去年9月份銀保監會選擇“四地四機構”正式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以來,為進一步豐富養老理財產品供給,今年3月份,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不過,從目前養老理財產品的發行情況來看,上述24只養老理財產品大部分來自首批試點機構,而作為第二批試點機構的理財子公司目前尚未有養老理財產品“面世”。

          對此,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新增試點機構而言,養老理財產品屬于新產品,涉及從產品設計、系統搭建到營銷規范、風控制度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充足的準備時間。在老齡化社會加速來臨的背景下,養老理財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必將成為未來理財公司重要的支柱型業務之一。因此,第二批試點機構預計準備工作就緒后,養老理財產品數量會出現快速增長。

          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認為,未來養老理財產品的市場規模、試點范圍等會進一步擴大,遵循“小步慢跑,整體推進”的總體發展原則,讓養老理財產品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未來將成為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的中流砥柱。

          另外,從各試點地區養老理財產品銷售情況來看,“四地四機構”試點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均受到市場和投資者歡迎。

          “由于養老理財收益相對平穩、業績比較基準相對較高,激發了客戶的認購熱情。此前還曾出現養老理財提前結束募集或調高募集規模上限的情況。”北京地區某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養老理財產品

          將成為主流理財產品

          今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助力養老金融。今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可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等金融產品。5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的通知》,對商業養老金融的業務規則作出原則性規定,提出建立多元發展格局,支持銀行保險機構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倡導銀行保險機構穩步推進商業養老金融發展。這也標志著我國養老理財業務逐漸步入規范健康發展的新時期。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個人養老賬戶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迎來發展機遇。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養老理財產品迎來發展機遇。

          不過,薛洪言表示,作為養老第三支柱的一部分,當前我國養老理財市場仍處于空白期,市場生態還不成熟,也缺乏廣為認可的明星支柱產品。因此,現階段的工作重心仍在于投資者教育,通過創設好的產品不斷提升養老理財的滲透率。

          對于未來養老理財前景展望,楊榮認為,首先未來可能會出臺稅收優惠、養老金個人賬戶制等相關制度,推動養老理財產品發展,將立足“養老”特性,尋求產品多樣化、差異化發展;其次養老理財產品未來試點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將穩步擴張。“隨著國家政策助力、投資者養老理財意識加強以及未來試點更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大,在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共同發力加持之下,未來養老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將會穩步提高,養老理財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主要拳頭產品”。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養老理財進入規范化時代,養老理財發展空間巨大。從需求來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和養老意識逐漸提高,養老理財需求也會逐漸增長;從供給來看,目前國內專屬養老理財產品剛剛起步,相對于居民的養老理財潛在需求仍存在不足,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