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良莠不齊 “兒童食品”不能成噱頭
- 2022年04月28日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達
提要:兒童食品行業無疑要走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發展路徑,首要環節是標準。2020年5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發布國內首個兒童零食團體標準《兒童零食通用要求》。目前類似的標準很少,且不具有強制性,難以形成有效規范。為此,有關部門要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完善兒童食品標準體系,為兒童食品生產提供遵循;建立兒童食品標識制度、認證制度,以及生產、銷售監管等辦法,提高兒童食品生產與營銷的準入門檻,引導行業進入規范發展的賽道。
兒童面條、兒童水餃、兒童醬油……時下,越來越多父母會選擇帶有“兒童”字樣的食品。據報道,有些家庭購買“兒童食品”的支出已占到家庭食品支出的一半以上。
“兒童食品”熱銷,反映了食品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父母對孩子健康管理的精細化需求。我國有超2.5億兒童,新一代父母育兒理念日益精細化、科學化,兒童食品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
為適應這種需求,市面上的兒童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然而,部分食品不僅價格高,“噱頭”也越來越多。一些所謂的“兒童食品”,其成分與普通食品無甚區別,甚至含有更多食品添加劑,可能危害兒童健康。
一邊是市場需求擴大,一邊卻是食品質量良莠不齊,如何讓兒童食品實至名歸,真正滿足兒童營養與健康需求?
從長遠看,兒童食品行業無疑要走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發展路徑,首要環節是標準。2020年5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發布國內首個兒童零食團體標準《兒童零食通用要求》。目前類似的標準很少,且不具有強制性,難以形成有效規范。為此,有關部門要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完善兒童食品標準體系,為兒童食品生產提供遵循;建立兒童食品標識制度、認證制度,以及生產、銷售監管等辦法,提高兒童食品生產與營銷的準入門檻,引導行業進入規范發展的賽道。
其次,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對市場上銷售的兒童食品加強排查,對于炒作概念、坑害消費者的無良商家加大打擊力度,戳穿背后的“消費騙局”。同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將有害健康的“兒童食品”強制下架,加大對“兒童食品”標簽使用及價格的監管。
此外,家長也要增加飲食健康知識,這樣在給孩子食品把關時才不容易隨大流或受商家忽悠。醫院、學校等機構也可發揮自身優勢,提供相應的輔導和培訓,匯聚多方力量為兒童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食以安為先,兒童食品安全更關系到兒童健康成長。要著力促進兒童食品行業規范發展,切實擔起“兒童專用”的責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