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瘋狂的碳酸鋰”開始降價 動力電池產業鏈趨穩
          • 2022年04月15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李春蓮

          提要: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高企導致上下游均陷入了漲價怪圈,最終結果更是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隨著碳酸鋰價格回落,動力電池產業鏈也有望逐步回歸理性。因為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頻繁漲價的車企,似乎也可以松一口氣。

          價格瘋狂上漲的碳酸鋰終于降價了!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碳酸鋰在50萬元/噸這一高位震蕩了近一個月后連續回落,失守這一關口。

          鑫欏鋰電分析師程玲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碳酸鋰價格跌破50元/噸,核心還是漲幅太高,達到各方成本核算極限,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的政策指導下,價格有點松動也是正常;疊加電池廠和材料廠去庫存,采購意愿不高,市場成交重心下滑。

          “之前行業里有中介公司囤貨居奇,一定程度上是人為原因造成價格混亂上漲。”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漲價也反映了供需矛盾,國內供給增加后,產業鏈逐漸平穩下來。

          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高企導致上下游均陷入了漲價怪圈,最終結果更是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隨著碳酸鋰價格回落,動力電池產業鏈也有望逐步回歸理性。因為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頻繁漲價的車企,似乎也可以松一口氣。

          碳酸鋰價格達到拐點

          在碳酸鋰站上50萬元/噸這一高位時,不少企業開始抵制高價碳酸鋰。

          3月底,相關部門對部分鋰鹽企業進行了約談,主要是促進價格的合理平穩運行,特別強調上游企業要共同推動產業鏈良性發展。

          “以前碳酸鋰基本上是以進口礦石為主(國內礦石品味差,提煉成本高),碳酸鋰瘋漲后,國內的公司開始在青海、江西開采碳酸鋰礦石,用國內礦來替代進口礦,這也是供應鏈的結構調整,導致價格開始下跌。”張翔還表示,現在車企、電池公司紛紛投資鋰礦,也進一步穩定了市場,多個原因導致碳酸鋰價格達到拐點。

          對于碳酸鋰價格跌破高價,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分析師曲音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鹽湖產量回升,前期檢修企業恢復正常生產,市場供應有所增加。下游企業對當前市場價格較為排斥,加之疫情等因素影響生產排產計劃減弱,供需矛盾緩解,下游去庫存,鋰價下滑。

          4月14日,上海鋼聯的最新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度下跌0.25萬元/噸,均價49.25萬元/噸。

          在曲音飛看來,現階段市場碳酸鋰價格仍有下跌空間。

          國融證券分析師張志剛表示,隨著3月份鹽湖開始復產,國內鹽湖+云母新增產能的釋放,短期價格有望維穩,在40萬元/噸至50萬元/噸的價格高位震蕩,中期看西澳鋰礦的供給情況,長期看阿根廷鹽湖的產能釋放。

          供需矛盾仍難緩解

          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動力電池成本高企,并進一步向下傳導,已經成為新能源車企“不能承受之重”。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斌近期表示,“原材料特別是電池原材料今年漲得太多,近期也看不到下降趨勢,漲價也是迫不得已。”

          動力電池漲價潮全面向終端傳導后,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能源車企今年以來多次上調車價。

          特斯拉CEO馬斯克還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吐槽,鋰價已經漲到瘋狂的水平,特斯拉或許不得不直接展開大規模的開采和精煉業務,除非成本壓力有所緩解。鋰元素本身并不短缺,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但開采、提煉鋰的速度很慢。

          “鋰價下調對產業鏈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生產相關環節成本壓力有所緩解。”曲音飛還表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預期投產項目進度有所放緩,需求端有所減弱,供應處于上升期,加上海外貨源存在不確定性,預計二季度供需將維持緊平衡狀態。

          程玲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認為,在供需緊張的狀態下,碳酸鋰價格還是維持高位,由于我國對海外礦的依賴度高,沒有定價權,碳酸鋰的供應還將維持緊平衡狀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