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贛鋒鋰業“買買買”后加速擴產 鋰資源供不應求短期仍難解
          • 2022年04月07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李春蓮

          提要: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曾表示,全球的鋰資源是不缺的,關鍵是看資源在誰的手里。一部分鋰資源掌握在國外企業手里,擴產的速度或者意愿沒有中國本土企業那么強,由此導致了鋰供不應求,該釋放出來的產能沒有釋放出來,最終造成鋰供需的不匹配。

          贛鋒鋰業“買買買”后加速擴產 鋰資源供不應求短期仍難解

          受益于“家里有礦”,公司去年實現凈利54.17億元,同比增409.27%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鋰資源持續供不應求,贛鋒鋰業在“買買買”之后不斷加速鋰礦產能開發。

          4月5日晚間,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合作方Mineral Resources Limited一致同意對合資公司Reed Industrial Minerals Pty Ltd(以下簡稱“RIM”)旗下Mt Marion鋰輝石項目的礦石處理產能進行升級改造。

          根據測算結果,預計2022年4月份前Mt Marion鋰輝石項目的鋰精礦產能將由原來的45萬噸/年增加至60萬噸/年。同時,RIM正在規劃第二階段的產能擴建,計劃將現有鋰精礦產能擴張至90萬噸/年,預計在2022年底前完成。

          隆眾資訊鋰行業分析師羅曉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贛鋒鋰業加快開發鋰礦產能,但該項目以贛鋒鋰業包銷為主,尚不能緩解現貨市場鋰精礦的緊張局面。

          贛鋒鋰業加速“買買買”

          繼去年與寧德時代上演搶礦大戲之后,今年以來,贛鋒鋰業繼續大手筆買礦。

          3月29日,據天眼查顯示,天元鋰電材料河北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均退出,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新增股東并全資持股,出資額9600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天元鋰電池材料河北有限公司坐落于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并建有年產12000噸的碳酸鋰項目,總占地100畝,已于2018年年底投產。

          同日,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荷蘭SPV公司Mali Lithium B.V.(簡稱“馬里鋰業”)已正式設立,贛鋒國際現持有馬里鋰業50%股權,出資金額為1.3億美元。馬里鋰業獲得了Goulamina鋰輝石礦的開采許可證。

          據研究報告稱,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一期產能規劃已更新至年產5.06億噸6%鋰精礦,同時項目計劃在一期產能達產后的18個月內投產二期產能,預計將原產能增加至年產8.31億噸6%鋰精礦。

          去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鋰資源供不應求的局面愈演愈烈,贛贛鋒鋰業一方面加速“買買買”,另一方面發力產能開發。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曾表示,全球的鋰資源是不缺的,關鍵是看資源在誰的手里。一部分鋰資源掌握在國外企業手里,擴產的速度或者意愿沒有中國本土企業那么強,由此導致了鋰供不應求,該釋放出來的產能沒有釋放出來,最終造成鋰供需的不匹配。

          粗略統計數據顯示,贛鋒鋰業目前已經收購了無錫新能鋰業、國際鋰業愛爾蘭公司、美洲鋰業近20家公司的股權。

          受益于“家里有礦”,贛鋒鋰業2021年實現總營收111.62億元,同比增長102.06%;凈利潤54.17億元,同比增長409.27%。

          產能不斷釋放進一步鞏固了贛鋒鋰業“鋰王”的位置。對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贛鋒鋰業的客戶包括特斯拉、大眾等主要車企,其產能不斷升級,有望進一步解決供需矛盾。

          鋰資源供不應求局面

          短期難解

          隨著新能源汽車高景氣度持續,鋰礦價格持續上漲。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4月6日鋰精礦CIF價格為2980美元/噸,同比增長451.85%。

          在此背景下,企業對鋰資源的爭奪和鋰礦的開發也在比拼速度。除了贛鋒鋰業,特斯拉2月份與澳大利亞鋰礦商簽下鋰礦石采購大單;韓國鋼鐵巨頭浦項制鐵3月份表示,將在阿根廷投資40億美元的鋰礦項目。

          盡管我國鋰資源儲量不低,但由于提煉技術不足難以降低成本,目前中國約70%的鋰資源仍需進口,我國對于鋰資源的開發也在進一步提速。

          贛鋒鋰業在今年1月份還與青海海西州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協議,將加強對海西州鹽湖鋰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加大在鋰鹽湖探采開發、金屬鋰及其配套產能等合作力度。

          此外,藏格礦業、鹽湖股份等上市公司都在加大鋰資源的開發。

          實際上,在需求的刺激下,有不少企業涌入這一賽道加速鋰礦開發。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鋰礦相關企業400余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冊企業64家,增速20.3%。從地域分布來看,江西、四川以及青海三地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擁有120余家、50余家以及30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近五成企業成立于5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企業占比21.7%;成立于10年以上的企業占比23.1%。

          羅曉莉表示,鋰精礦的供不應求局面今年仍舊較難緩解,雖然很多項目開采進度在加快,但是實際產量爬坡仍需至少6個月。

          “今年前幾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很快,導致上游鋰資源需求大,相關鋰產品大幅漲價。”張翔表示,漲價后整個產業鏈進行了優化組合和重新調整。在漲價之前,鋰礦石很多來自進口,漲價后國內企業通過鹽湖提煉等方法在青海、江西提煉鋰礦石,產業鏈的調整可逐步緩解供需矛盾并穩定價格。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