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積極財政沖刺全年任務目標 新增專項債11月底前發行完畢
          • 2021年10月2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記者從財政部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考慮到前三季度收入完成進度較快,預計能夠完成全年收入預算,預算安排的相關支出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新增專項債11月底前發行完畢,進一步研究完善減稅降費

          財政部日前發布的財政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我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態勢總體平穩,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3%,比2019年同期增長8.9%,符合預期。財政支出“有保有壓”,財政政策為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國財政“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5.2%、2.4%、2.3%。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財政部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考慮到前三季度收入完成進度較快,預計能夠完成全年收入預算,預算安排的相關支出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要求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盡量在11月底前發行完畢,持續發揮專項債券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進一步研究完善減稅降費政策,支持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

          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態勢平穩

          財政部數據顯示,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4020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526億元,同比增長1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7494億元,同比增長15.6%。全國稅收收入140702億元,同比增長18.4%;非稅收入23318億元,同比增長5.4%。

          “前三季度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3%,比2019年同期增長8.9%,符合預期,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態勢總體平穩。9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1%,主要是受去年同期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數等影響,也與部分經濟指標增幅回落相關,扣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長4%。”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在發布會上回應《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從稅收收入看,前三季度累計,全國稅收收入14.07萬億元,同比增長18.4%,比2019年同期增長10.8%。從非稅收入看,劉金云表示,財政部門扎實執行各項降費政策,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前三季度累計,全國非稅收入2.33萬億元,同比增長5.4%,前三季度各季增幅分別為20.7%、14.3%、-16.1%,增幅明顯回落。

          “前三季度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8.4%,非稅收入增長5.4%,稅收增速快于非稅收入,稅收占比提高,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此外,財政收入增速相對較快的稅種,與經濟增長主要動能有關。其中,上游利潤增長帶動了企業所得稅增長,貿易活躍帶動了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以及關稅增長。”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重點領域財政保障有力

          在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財政支出“有保有壓”,財政政策為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9293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24139億元,同比下降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5154億元,同比增長3%。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支出同比下降1.6%,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持續壓減;地方支出同比增長3%。全國財政‘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5.2%、2.4%、2.3%。”劉金云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持續強化,著力強基層、惠民生。劉金云介紹,截至9月底,2.8萬億元直達資金中,中央財政已下達2.723萬億元,下達比例達到97.3%,尚未下達的均為據實結算項目資金。資金使用方面,截至9月底,各地區形成支出2.132萬億元,支出進度達到78.3%。據不完全統計,用于養老、就業、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達到72.4%;相關惠企資金支出3967億元,惠及各類市場主體85.47萬家。

          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已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28986億元,其中專項債券22167億元,專項債券發行進度61%,其中8月以來發行進度明顯加快。“前三季度全國地方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約5成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領域重大項目;約3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衛生健康、教育、養老、文化旅游等社會事業領域重大項目;約2成投向農林水利、能源、城鄉冷鏈物流等領域重大項目,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李大偉說。

          財政政策將持續加力提效

          展望第四季度,財政政策將繼續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紓困、保障民生福祉,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并允許今年提前享受的政策,將有力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同時也會對財政帶來減收。”劉金云表示,受此影響,加上去年同期還有一些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數,預計后幾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總體呈下降態勢。但考慮到前三季度收入完成進度較快,預計能夠完成全年收入預算,預算安排的相關支出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李大偉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加強對地方的指導,要求地方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繼續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以及“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盡量在11月底前發行完畢,持續發揮專項債券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財政部稅政司一級巡視員譚龍表示,今年出臺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將超過7000億元。下一步,將堅決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清理規范各類違規涉企收費,堅決不收過頭稅費,防止弱化減稅降費紅利。同時,進一步研究完善減稅降費政策,支持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羅志恒表示,前三季度財政政策有幾個特點:一是積極落實制度性減稅和階段性減稅降費;二是直達機制在“三保”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支出結構優化調整繼續進行。在他看來,當前財政工作面臨多目標統籌兼顧的背景下,尤其要加強與市場的溝通,穩定市場主體預期。專項債盡快發行完成,并形成實物工作量,對于短期穩增長非常關鍵。落實落細已推出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是落實對制造業和中小企業支持政策的關鍵之舉。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