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增高針"被疑濫用引發“地震” 兩公司一天合計縮水超百億
          • 2021年08月06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張 敏

          提要:近年來,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所以會給孩子打增高針幫助長高。文章稱,打“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如果生長激素被濫用,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健康風險。

          8月4日,一篇題為《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的文章引發市場關注。該文章指出,近年來,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所以會給孩子打增高針幫助長高。文章稱,打“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如果生長激素被濫用,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健康風險。

          在A股市場,長春高新、安科生物等兩家上市公司的重要產品之一就是生長激素。受上述文章信息影響,8月5日,長春高新股價以跌停收盤,市值損失超過120億元;創業板上市公司安科生物股價跌幅一度超過14%,最終報收13.53元/股,跌幅10%,市值縮水約26億元。僅這一天,兩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就合計縮水近150億元。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分別撥打了長春高新及安科生物公開的聯系電話。安科生物董秘辦公室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的生長激素不存在濫用現象。長春高新則在8月5日緊急召開的近300家機構參與的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規范運作,未來也會堅持將合規經營作為底線。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長激素擴大適應癥銷售的現象是存在的,部分生長激素的銷售途徑并非公立醫院。當前只有對生長激素的使用進行有效監管,才能防止濫用現象的產生。

          生長激素是否被過度使用?

          8月5日,長春高新在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正是因為在產品宣傳和診療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合規要求的限制,目前人們對生長激素的認知率和診療率是極低的。按照相關診療規范來說,矮小癥的發病率為3%,需要治療的患兒約為600萬至700萬。但目前實際治療率極低,未來市場潛力仍然較大。”

          但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人體身高受遺傳等多重因素影響。原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癥,又叫“矮小癥”,屬于罕見病,這類人群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廣泛。“在經過骨齡、遺傳因素、生長激素分泌、微量元素等方面評估后,醫生才會作出是否使用生長激素的判斷。”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國成人使用相比西方國家更為嚴格,成人滲透率遠低于海外。但因習俗、宗教信仰、平均身高等方面的差異,在治療兒童矮小的用藥方面,中國要高于西方國家。”

          面對市場質疑,安科生物董秘辦工作人士向記者表示,“濫用”就是擴大適應癥使用,不該用這個藥的人使用了這個藥。“我們的產品在醫院都會嚴格按照流程使用,公司也會長期跟蹤患者的使用情況。”

          “長高”長出千億元市值公司

          “目前國內有3家企業的生長激素獲批,分別是金賽藥業、安科生物以及跨國藥企諾和諾德。”森瑞投資研究總監何山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金賽藥業(長春高新的控股子公司)是該領域絕對龍頭,市占率在70%以上;安科生物的市占率約為兩成。”

          憑借生長激素,長春高新已成長為一家千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2020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業收入85.77億元,同比增長16.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0.47億元,同比增長71.64%。其中,公司子公司金賽藥業實現收入58.03億元,同比增長20.34%;實現凈利潤27.60億元,同比增長39.66%。8月5日,長春高新向投資者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經營情況良好。為了使投資者能夠更早地了解到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公司將半年報預約披露時間由原來的8月24日提前至8月14日。

          安科生物也因生長激素產品獲批,助推了業績的增長。安科生物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約為2.27億元至2.6億元,同比增長40%至60%。對于業績變化的原因,安科生物稱,公司主營產品重組人生長激素產品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帶動了合并凈利潤指標的增長。

          集采成行業“達摩克利斯之劍”

          看似頗具成長潛力的生長激素市場,也面臨各種挑戰。伴隨藥品帶量采購的常態化,生長激素會否被納入集采引發市場關注。受今年集采預期影響,長春高新的股價曾罕見地出現跌停。

          在7月28日公布的投資者調研記錄中,長春高新預計,短期內生長激素產品不會進入國家集采,目前只有個別省份擬進行集采事項,相對來說影響較小。假設集采政策落地、產品價格下降,公司將努力通過提升用戶體量等方式確保公司業績。目前生長激素水針產品的只有3家廠商,暫未發現其他廠商申報相關產品,公司預計短期內市場競爭格局不會發生較大變化。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記者介紹,生長激素的集采難度較大。“目前生長激素的主要銷售渠道是院外醫療機構以及民營醫院,且大部分地區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

          不過,何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生長激素終將被納入集采,但范圍大概率只會是醫保內適應癥,在當前僅占相關企業收入的一成。醫保外的使用,仍有望維持高價。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