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馳科技4.39萬股遭“棄購”背后:營收增速連降,IPO前夕大額分紅募資必要性存疑
- 2024年11月29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佳馳科技科創板上市在即。11月28日晚間,佳馳科技發布新股認購情況,其中網上投資者棄購4.39萬股,棄購金額118.91萬元。資料顯示,佳馳科技是一家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提供商,主要產品包括隱身功能涂層材料、隱身功能結構件、電磁兼容材料。此次IPO發行價為27.08元/股,募資總額為10.83億元,低于其原計劃12.45億元的募資金額。
佳馳科技科創板上市在即。11月28日晚間,佳馳科技發布新股認購情況,其中網上投資者棄購4.39萬股,棄購金額118.91萬元。
資料顯示,佳馳科技是一家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提供商,主要產品包括隱身功能涂層材料、隱身功能結構件、電磁兼容材料。此次IPO發行價為27.08元/股,募資總額為10.83億元,低于其原計劃12.45億元的募資金額。
按暫定價確認收入
2021-2023年,佳馳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3億元、7.69億元和9.8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9.9%、45.04%和27.5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67億元、4.84億元和5.64億元。
據佳馳科技初步測算,2024年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至11.5億元,同比變動3.99%至17.25%;實現歸母凈利潤5.72億元至6.55億元,同比變動1.47%至16.20%。
值得注意的是,佳馳科技報告期內存在按照暫定價確認收入的情況,即公司與客戶最終按軍方審定價格結算,多退少補。暫定價與最終審定價的差異,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發生波動。
2021-2023年,佳馳科技按照暫定價結算的軍品收入分別為2.73億元、4.94億元和6.6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1.46%、64.30%和67.27%,且向相同客戶銷售的相同產品存在暫定價調減的情形。
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佳馳科技是否存在利用“暫定價”做高業績沖刺上市的嫌疑?如果以實際價格來確定收入,公司業績表現如何?中國網財經此前曾致電致函佳馳科技,得到的回復是“尚處于上市靜默期,不方便就具體信息接受媒體采訪”。
IPO前大額分紅
根據招股書,佳馳科技此次IPO所募資金,除3億元補充營運資金外,其余分別投向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生產制造基地建設和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不過,佳馳科技此次IPO募資的必要性備受質疑。
截至2024年6月底,佳馳科技的貨幣資金為8.37億元,負債總額2.94億元,資產負債率不足14%。
而在IPO前夕,佳馳科技還進行了大額分紅。2021年和2022年的分紅金額分別為8300萬元和4320萬元,合計1.26億元。而在2021-2023年,姚瑤、實控人鄧龍江等人通過轉讓佳馳科技股權獲得大額股權轉讓款。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佳馳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鄧龍江,鄧龍江、謝建良、梁迪飛、鄧博文、謝欣桐、梁軒瑜、佳創眾合、佳科志新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持股比例為71.15%。其中鄧博文是鄧龍江的兒子,兩人合計持股數量為10192.5萬股,按照此次發行價計算,佳馳科技上市后,鄧龍江父子身價有望超過27億元。
根據招股書,佳馳科技實控人鄧龍江以及其兒子鄧博文將所持有的3%股權轉讓給了高投毅達。而毅達資本是去年被查的上交所原副總經理劉逖配偶龔佳所在的私募機構。根據紀委通報,劉逖罪責之一為“以影子股東入股多家擬上市公司,在企業發行上市等方面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并非法收受財物,數額巨大”。佳馳科技實控人將部分股權轉讓給毅達資本,是否存在相關利益輸送?中國網財經記者也在采訪函中問及了該問題,但沒有得到答案。
目前,鄧龍江辭去了在佳馳科技中的所有職務。而在此前向上交所提交的IPO申報材料中,佳馳科技在“競爭優勢”一欄曾這樣描述:公司以鄧龍江院士為首席科學家,凝聚了一支在國內EMMS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專業人才隊伍。
佳馳科技未來業績能否保持穩健發展?上市后將如何在資本市場表現?中國網財經記者將保持關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