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實探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人形機器人小批量出貨目標達到 工業機器人場景應用已“遍地開花”
          • 2024年08月22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在索利洋看來,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問題現在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當前行業自主可控的難點主要在芯片層面上,國產芯片相較于國際頂尖芯片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配天機器人始終致力于機器人技術的獨立自主研發以及高端裝備技術瓶頸的加速突破,并打造以具身智能、機器人行為大模型為核心的‘AI+機器人’前瞻性產業。”

          8月21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

          走進大會的展覽大廳,記者仿佛踏入了“未來世界”——各類人形機器人展示了令人驚嘆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有的作揖、奔跑,有的則忙著為參觀者準備咖啡和冰淇淋,還有一款人形機器人跳起了舞蹈。鳥形機器人與機器狗穿梭于展廳之間,機械臂和四足機器人組成的針灸機器人精準地點按人體穴位,攤煎餅機器人熟練地翻轉著金黃色的面餅,乒乓球機器人則上演著精彩的球技表演。

          從此屆展會來看,我國機器人應用已經覆蓋智能智造、智慧農業、智能物流、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這一繁榮景象的背后,是我國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升級與自主可控產業鏈的加速構建。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當下我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人形機器人邁入商業化節點、工業機器人沖擊高端的關鍵時期。在這場全球技術盛宴上,《證券日報》記者試圖通過訪企業、話專家,了解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方向,并探尋人形機器人商用落地難點以及工業機器人突圍破局的方式。

          超600件

          機器人產品亮相

          進入展館,一排由物理學家、詩人等形象組成的人形機器人整齊排列,它們的表情豐富多變,皮膚觸感宛如真人一般,與往來參觀者互動。

          “這是EX仿生人形機器人。與去年相比,今年公司展示的仿真人形機器人,在柔性關節、操作系統、仿生靈巧手等多項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李博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此次大會集結了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的169家企業,展出超600件機器人產品,其中有27款相對成熟的人形機器人整機到場,在數量上創歷屆之最。

          特斯拉Optimus(擎天柱)2代人形機器人在此次展會上迎來了北京首秀。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有2臺特斯拉2代機器人在美國工廠內測試及應用。特斯拉將智能汽車也視為輪式機器人。”

          隔壁展臺的人形機器人也毫不遜色,它們揮動著手臂跳著芭蕾舞、蒙古舞,引得眾多觀眾大笑。這是由上海清寶引擎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寶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公司的機器人完全實現國產化,并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清寶機器人董事長王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遠處,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天工”正像觀眾一樣參觀巡館。據介紹,其已經實現了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并剛剛完成最新的迭代測試。

          “‘天工’機器人可以穩定通過沙地、碎石等復雜環境,行走和動作定位已達到毫米級水平。”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數據智能負責人李廣宇介紹。

          多家企業

          量產出貨人形機器人

          外界普遍認為,今年是人形機器人商用元年。那么,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商業化拐點是否真正來臨?

          從記者采訪情況來看,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已經實現小批量出貨,規模出貨也在路上。王磊向記者透露:“清寶機器人今年出貨量近百臺,正計劃再投向市場300臺。”李博陽告訴記者,公司已實現機器人量產并盈利,預計明年出貨量將提升。

          “公司已經做好前期出貨工作。”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兼營銷服副總裁姜青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24年發貨量為300臺左右。

          據上述特斯拉負責人透露,公司計劃從明年開始小批量生產人形機器人,預計特斯拉工廠在明年部署超過1000個人形機器人協助人類工作。

          人形機器人也正在成為多家企業發力的方向。擎朗智能創始人兼CEO李通表示:“這次我們更注重具身智能商業應用落地的呈現,將很快推出具備商業化落地前景的具身通用服務機器人。”

          據記者了解,為盡快實現從小批量出貨步入規模化落地,目前,國內企業正推動大模型與具身智能技術加速融合,使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同時以開源等方式不斷健全產業鏈及生態,在降本上“想辦法”。例如,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在吸納更多海外內人才,以共享方式解決機器人“成本高”等問題……

          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秘書長汪鐳告訴記者,從此次展會可見,人形機器人正在開源、與大模型融合等方向加速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正迎來新的突破,處于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節點。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

          進一步完善

          與上述人形機器人處于商用初期不同的是,我國工業機器人(以用途分類)的商用已較為成熟,在此次大會上,各類實踐場景“遍地開花”,反映出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條。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表示,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中的精密減速器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已形成豐富的產品譜系,技術水平和產業化能力大幅提升。

          在此次展會上,國產工業機器人被眾多來自制造業、生物醫療業的企業所關注。四個巨型機械臂發出“咔咔”的響聲,不斷地旋轉螺絲并進行焊接,完成裝配工作。“這是由京城機電旗下配天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汽車焊接工作站,通過高效運轉已經可以支撐起汽車生產制造工廠‘1分鐘生產1臺車’的生產節拍。”配天機器人總經理索利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索利洋認為,目前,工業機器人行業整體正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更多功能的方向邁進。

          在索利洋看來,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問題現在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當前行業自主可控的難點主要在芯片層面上,國產芯片相較于國際頂尖芯片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配天機器人始終致力于機器人技術的獨立自主研發以及高端裝備技術瓶頸的加速突破,并打造以具身智能、機器人行為大模型為核心的‘AI+機器人’前瞻性產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