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婁勤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并不是要關起門來搞研發
- 2024年03月04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中國主張,開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學前沿、推動科技發展的正確選擇,科技競技場應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規則。搞“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只會阻礙全球科技進步,損害全球產業發展,拉大全球發展鴻溝。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4日12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近年來,世界大國之間在5G、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競爭愈加激烈,一些國家甚至采取制裁、“脫鉤斷鏈”、“去風險”等極端的手法。請問發言人,您如何看待各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近年來全國人大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婁勤儉:
5G、芯片、人工智能都屬于計算機和通信范疇。近年來,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帶來交叉融合創新、集成創新和應用創新,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各國在科技領域出現競爭是正常的。中國主張,開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學前沿、推動科技發展的正確選擇,科技競技場應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規則。搞“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只會阻礙全球科技進步,損害全球產業發展,拉大全球發展鴻溝。
在這里,我想舉一個例子,關于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在本世紀初曾經希望通過國際合作,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發一套衛星導航系統。但由于種種原因,進展緩慢,陷入僵局。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不得不下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建設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強大、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關,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廣泛應用,賦能各行各業,融入基礎設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基石。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只要我們堅持自立自強,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任何一項已知的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時間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加強科技知識產權的創造、應用和保護。我們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并不是要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科技領域的立法主要是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學技術普及法等三部法律。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科學技術進步法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下一步,我們將研究推進科技創新方面的立法,特別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有關倫理、道德、安全等重要問題,不斷完善科技法律體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