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上海的產業應該如何布局?
- 2024年01月23日來源:澎湃
提要:“科技創新,從政府政策的角度,2023年更加對標更加細化,細化到產業鏈、部件、各環節上下游。”
“站在2024年的基礎上,要看2025年、2027年。要站在今后的視角去看,要站在全國的高度去看產業發展。上海的新質生產力怎么來體現,就體現在上海的功能定位。從這一視角,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月22日,上海兩會期間,市政協開展現場咨詢活動,上海市政府各委辦局設立攤位,接待委員咨詢。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智能制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在“擺攤”現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過去更關注結果,現在關注的是產業上下游模式的鏈接。既有協同又有“串珠成鏈”,既看中“珠”也看中結果的“鏈”?!翱萍紕撔拢瑥恼叩慕嵌?,2023年更加對標更加細化,細化到產業鏈、部件、各環節上下游?!?/p>
關注創新鏈、關注上下游,是產業發展到現階段的題中應有之義。
“現在無論是國內的自主創新還是國際的協同,包括長三角或區域之間的協同,都關注到了這一點?!?/p>
韓大東介紹,三年前,就開始謀劃長三角的城市分工合作,比如,各城市能不能產業鏈協作造一臺工業機器人,最終形成一個鏈條?!拔覀兯P注的創新已經不是一個概念,而是具體細化到某一個螺絲螺帽,這樣做才能讓整個產業鏈供應鏈既有自主化又有安全還有高度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與國外的差距,是從材料開始的,包括工業母機等工業基礎性裝備?!表n大東指出,產業鏈重點要攻的還是“心臟”。
根據《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目前上海正重點打造以三大產業為核心的“9+X”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體系。其中,“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三大核心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興數字產業等六大重點產業。“X”是指前瞻布局一批面向未來的先導產業,重點布局光子芯片與器件、類腦智能等先導產業。
強勢的產業領域,需要進一步鞏固優勢?!扒岸说幕蚯罢靶约夹g我們在做,別人也在做,大家實際還在搶跑道。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應用量廣,技術相對較好,但一些核心部件還是不足。產業鏈高度和核心競爭力我們都有,但核心技能是當下的核心競爭力,不代表未來的趨勢。比如,電池、汽車芯片、操作軟件現在我們都比較有優勢,但不代表這個行業的最高位置。要形成新質生產力,就要站在這個高度來看?!表n大東說道。
對于差距較大的產業領域,韓大東表示,要進行梳理。繼續做強上海具有一定基礎一定優勢的存量部分,逐步引進增量,存量增量兩部分結合?!氨热?,車、鉗、刨、磨、銑,完整的工業母機產業鏈很長,品種多,上海有幾個品種是國內有代表性的,但不是全覆蓋。整個行業來看,全國的差距比較大,還無法全面去補全面去推,那么只能從小切口切入?!?/p>
而類似軸承這樣很小的核心部件,上海也要布局?!耙驗槭枪I模式、關鍵技術中不可缺少的。像航空發動機的葉片也很小,我們現在也能生產制造,但穩定性需要高溫幾萬小時去驗證。既要學還得加強自己的驗證能力。大的要布局,小的也要突出?!表n大東說。
早在2020年,上海市的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已超63%。制造業能夠衍生出生產性服務業,也成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產業基礎。與此同時,上海國際科創中心的建設也離不開制造業、工業,因為科技創新轉化的載體,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工業。“對于工業的重視,只會加強,不會弱化?!?/p>
對于上海部分產能轉移到其他省份的情況,韓大東表示,這是一個市場化的規律,不必過于擔憂,更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能夠安心留在上海發展。
韓大東介紹,現在上海在推進“智能工廠”的打造,也就是把上海9400多家規上企業實現分級分類的智能工廠改造,“希望傳統的制造業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本身留在上海發展,通過流程、工藝、產線的改造,轉型升級提升到一個新空間,在上海深耕、安心發展?!?/p>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