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賦能 “智”向未來
- 2022年07月28日來源:農民日報
提要:農村電子商務也提升著“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速度。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房方表示,四川充分發揮“網紅”優勢,培養了一批來自農村、服務農村的“網紅”,打造出“直播天府”鄉村振興品牌,真正讓農村達人多起來、川菜川貨火起來、百姓腰包鼓起來。
浙江德清一座蔬菜大棚內,生產者通過智能無土栽培種植方式,提高產出收益和農產品競爭力。
當“數字”走進鄉村,會擦出什么火花?
——將工業模型引入農業中,精準控制溫、光、水、肥等生產要素,番茄采摘期能從30天延長至365天。
——農村集體“三資”、土地流轉、農戶幫促等事項無需跑腿,通過未來鄉村系統即可一屏感知、線上解決。
——視頻問診、自助購藥、健康測量,在鄰里中心便可一站實現。
這只是數字鄉村建設的一角。
如何將數字鄉村建設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已成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課題。日前,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在浙江德清舉辦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分享了一系列可學可看、可示范可推廣的經驗,描繪出數字鄉村“是什么、怎么建、建什么”的廣闊圖景。
智慧農業促進鄉村生產方式變革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信息技術推動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滲透融合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正在發生改變,智慧農業成了田間地頭的真實寫照。
在“浙里辦”服務端,塘口價和批發價一目了然,漁民可以通過自助診斷模塊分析病害發生的病因,系統將為其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這是浙江立足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打造的“漁業產業大腦”,在這里漁民可以獲得可靠的漁資信息,獲取生產技術和銷售指導,了解幫扶政策和金融保險服務。
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使用場景比比皆是。“要整合農業數據資源匯集成大數據中心,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數字農業平臺。”吉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麥朝認為,數字化給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嵌入了“智慧芯”。良種方面,吉林建設起種業資源數據庫,在種子生產、流通環節實現全程跟蹤溯源;在良機方面,搭建起機械化智能平臺,在保護性耕作、深松、深耕等環節實現實時監測管理。
“我們通過建成農業資源地圖,實現一張圖觀家底。”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浩說,北大荒實行一塊地一編碼,進行地塊數據采集和上圖,匯聚起地理空間、種植作物、土壤環境、遙感及權屬等多源數據,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數字化底座支撐。
“智慧農機的發展和作業模式的創新帶來的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重慶市渝北區副區長李義奎介紹,渝北區因地制宜實施土地“零改整”“坡改緩”“瘦改肥”,開發出丘陵山地3D智慧對靶噴藥機器人,采用仿真樹對靶精準施藥技術,能夠減少50%的農藥用量,效率提高10倍以上。在柑橘采摘環節,還研發出了智慧機器人,根據成熟度和大小進行分類采摘,大幅降低了果品損傷率。
建設治理高效、惠民利民的現代鄉村
建設數字鄉村的根本在于惠民利民。以信息化為支撐提高治理效能,以數字化服務提升村民生活品質,在德清,記者看到了現代鄉村的發展方向。
“我們村面積5.61平方公里,但是村干部加網格員才7個人,如何才能提高治理效率?”德清縣莫干山鎮黨委委員、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對此一度很是頭疼。
為此,五四村率先在浙江省探索建立“數字鄉村一張圖”。“全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的動態詳情已形成三維實景圖,實現鄉村環境、鄉村經營、鄉村規劃等5大模塊可視化。”孫國文解釋,“進入這張圖的政府服務頁面,出生、婚姻、就業等‘一生事’,村民通過申報即可網上辦理,原本需要到縣鄉兩級辦理的社保信息查詢、工商執照申請等業務基本可在村里完成,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村民少跑腿。”
五四村只是德清以數字鄉村建設撬動鄉村治理的一個縮影。將“數字鄉村一張圖”作為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的網上陣地,拓寬民主監督渠道;以“隨手拍”“隨手問”建立問題建議“收集—交辦—辦理—反饋”閉環管理機制,打造線上群眾路線新載體;運用“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監測體系和人工智能分析,實現人居環境問題點位的全面發現和自動歸集……數字新治理已在德清的鄉村落地生根。
除此之外,數字服務也讓鄉村生活充盈幸福感。走進智慧健康驛站,大數據便可自主監測健康狀況,還能云端連線醫生問診,足不出村也能擁有不間斷的健康服務;“互聯網+”義務教育,鄉村的孩子也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線上應用和線下場景的高效融合,已讓村民更好地融入“數智生活”。
瞄準未來鄉村發展方向
鄉村全面振興,數字化改革是牽引力,更是加速度。當前,數字化已成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未來鄉村發展的“新動能”。
“要振興、先強基。”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冰表示,數字鄉村建設離不開網絡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以信息基礎設施為依托,中國電信在農村地區光纖網和移動網覆蓋率均達到99%以上,并推出“村村享”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天翼看家等系列數字化平臺。“下一步,電信將重點完善縣域農村地區千兆光寬、5G、邊緣云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逐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為鄉村數字發展夯實根基。”
農村電子商務也提升著“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速度。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房方表示,四川充分發揮“網紅”優勢,培養了一批來自農村、服務農村的“網紅”,打造出“直播天府”鄉村振興品牌,真正讓農村達人多起來、川菜川貨火起來、百姓腰包鼓起來。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十四五”是實施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主攻方向,聚焦重點領域和短板弱項,扎實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一方面,以大數據作為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新抓手。加強數據制度、數據資源建設,在創新完善傳統監測統計制度的同時,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數據資源采集體系,大力拓展物聯網、互聯網等在線采集新渠道,推動建立政務數據、行業數據、社會數據、企業數據匯聚共享利用機制,加快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和“數字底圖”。另一方面,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能力、鄉村信息服務水平和農民數字素養,持續推進信息進村入戶,辦好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對“新農具”的使用能力。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變革鄉村治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還要進一步提高農村網絡速度和入戶通達率,逐步實現農業集中生產區域的5G網絡覆蓋,降低農村網絡資費,讓更多農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真正受益于數字鄉村建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