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天才”被約談 少兒電子產品豈能“少兒不宜”
- 2022年07月26日來源:中國質量報
提要:近年來,兒童電子產品以及手機App含有色情、暴力、有悖倫理道德的問題時有出現,嚴重危害兒童健康成長。隨著教育數字化的發展,各類智能教育硬件層出不窮,但教育平板內容的把控卻存在漏洞。
“小天才”被約談
少兒電子產品豈能“少兒不宜”
□ 吳學安
近日,有媒體曝出,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天才”)被京津冀三地消協聯合約談。“小天才”在此前因產品內應用含有少兒不宜的內容被消費者投訴。對此,“小天才”發布聲明稱,下架處理問題應用。
盡管靠一款教育智能硬件培養出天才的可能性不大,但任由那么多涉嫌違規的游戲軟件泛濫,毀了小天才的可能性卻實在不小。“小天才”日前被曝多個問題,無一不踩到雷區上:應用商店搜索發現多款不良App,“家長遠程管控”成虛設;游戲含有血腥、暴力、犯罪內容,無中文、時長及登錄要求;多款漫畫App設置12歲以上可下載,內容卻少兒不宜等。“小天才”事件的持續發酵,也為整個智能教育硬件產業敲響了警鐘。
“小天才”并非個例。近年來,兒童電子產品以及手機App含有色情、暴力、有悖倫理道德的問題時有出現,嚴重危害兒童健康成長。隨著教育數字化的發展,各類智能教育硬件層出不窮,但教育平板內容的把控卻存在漏洞。尤其是在教育資源數字化趨勢日益加速、電子出版物占比越來越大、電子游戲日益產業化的當下,對涉未成年人電子產品的監管方式和力度,理應跟得上電子產品更新的步伐。
“小天才”方面反應迅速,處置果斷,而且沒有進行任何辯解,態度上值得肯定。但這依然無法打消公眾的疑慮,為何一款專門為中小學學生研發、旨在助力青少年提高學習成績的產品,會有這么多問題。此番京津冀三地消費者協會聯合約談“小天才”,無疑在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涉及未成年人的事都是大事,對應用商店里的軟件的監管措施要及時跟上。
作為一款“專為孩子設計”的電子產品,卻包含如此多“少兒不宜”的內容,實屬不應該,如今被三地消費者協會約談,“小天才”必須正視問題,認真整改。為保障青少年的用網安全,使其免受不良內容的侵蝕和錯誤價值觀的誤導,監管部門必須出臺各項硬性規定,加強對游戲內容、時長、價值觀等方面的監管。同時,這也事關眾多少年兒童的權益,不能只靠企業自糾,只有有關部門主動介入,加強監督指導,監管措施跟得上,才能推動問題更好更快解決,解除家長顧慮。
《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