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蘋果撐場面,靠芯片?
          • 2022年03月10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從蘋果近幾年的新品升級中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并不是沒有創新和技術,它不急于將最新的黑科技應用到當下的產品中,而是像擠牙膏一樣一點點擠出來,讓用戶在“爬墻”的關口徘徊不定。這或許是因為新技術還不夠成熟,也可能是一種市場戰略。

          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蘋果用約1個小時完成春季發布會,iPhone SE三代、新iPad Air以及Mac Studio等新品也盡數亮相。不出意料的是,在創新方面,蘋果依然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老套路:求穩,比如iPhone SE三代除了芯片和5G幾乎沒有任何亮眼之處,但又不可否認,蘋果在自研芯片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穩健了,尤其是Mac Studio搭載的M1 Ultra被稱為“史上最強”。只不過,對于蘋果來說,基于ARM Mac的軟件生態依然是個沒有得到解決的難題,技術再強大也難以代替合作。

          iPhone向下

          除了“變綠”的iPhone 13以及iPhone 13 Pro,此次發布會的一大熱點就是iPhone SE第三代的亮相。然而,公布配置后,很多消費者表示:“看起來不像是2022年的新品。”

          從外觀上來看,iPhone SE三代仍然保留了和一代、二代一樣的“大劉海”和“大下巴”,配備4.7英寸小屏,正面home按鍵,在全面屏橫掃市場的當下,蘋果還能保留這樣的設計出乎很多消費者意料。

          從配置來看,iPhone SE后置單攝像頭、單卡,和此前的產品沒有太大區別,唯一亮眼的配置就是A15仿生芯片和5G。A15仿生芯片是iPhone 13的配置,搭載性能強勁的6核中央處理器,據說這是智能手機領域內速度極快的中央處理器,16核神經網絡引擎每秒可進行15.8萬億次運算。

          但iPhone SE畢竟只是入門級的iPhone,除了A15仿生芯片,其他iPhone 13的先進配置,比如前后置夜間模式拍照、電影模式、杜比視界錄制、音頻變焦等,iPhone SE都不支持。

          蘋果最初加入SE系列,為的就是中低端手機市場的用戶爭奪。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9億臺;全球前十大暢銷手機中,iPhone SE二代僅排名第八,市場份額1.6%。以此推算,iPhone SE二代在2021年的銷量為2224萬臺。

          iPhone SE三代能創造多大銷量?Wedbush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保守預計,新款iPhone SE第一年出貨量將超過3000萬臺。

          不過,中國消費者中愿意為之買單的人或許并不多。iPhone SE二代發布的2020年,這部機型在中國市場只賣出了不到200萬臺。在價格方面,三代iPhone SE在國內3499元起售,比二代還要貴200元。“這個價格不如淘一部二手的iPhone 12。”有網友稱。

          Mac向上

          雖然是春季發布會,蘋果此次的新品卻覆蓋了手機、平板電腦、電腦三個大品類,除了iPhone SE三代,最新的iPad Air以及Mac Studio等新品也和公眾見面了。iPad Air搭載了蘋果自家的M1處理器,擁有8核CPU,相比上代iPad Air提升了60%性能,6核GPU則帶來了兩倍的性能提升,4399元起售。

          Mac Studio則是蘋果史上最強電腦,M1 Ultra(48核GPU)版起步價為29999元,M1Ultra(64核GPU)版起步價為37499元,選配128GB統一內存還要再加6000元。這款電腦的價格之所以能定到這么高,是因為其搭載了蘋果最新自研芯片M1 Ultra。

          據蘋果官方介紹,為了讓M1 Ultra的性能表現能夠達到預期,蘋果采用了Ultra Fusion芯片拼接技術,通過晶粒到晶粒的方式,將兩片M1 Max芯片用硅中介層相互連接而成,如此一來,M1 Ultra的芯片面積自然達到了M1 Max的兩倍。

          在此之前,業內關于蘋果最新自研芯片的猜測是M2,不過按照目前的進程,M2恐怕要等到明年了。至于M2的具體上市時間,北京商報記者也采訪了蘋果中國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芯片野心

          事實上,從蘋果近幾年的新品升級中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并不是沒有創新和技術,它不急于將最新的黑科技應用到當下的產品中,而是像擠牙膏一樣一點點擠出來,讓用戶在“爬墻”的關口徘徊不定。這或許是因為新技術還不夠成熟,也可能是一種市場戰略。

          從A系列到M系列,可以看出蘋果在自研芯片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同時也在竭力擺脫對英特爾芯片的依賴。2020年11月,蘋果單方面宣布將結束與英特爾長達15年的合作,并推出首款專為Mac打造的自研電腦芯片 M1。這被庫克稱為“Mac歷史性的一天”。

          通信專家馬繼華認為,蘋果力圖全面控制核心技術,從而形成產業壁壘,看起來是在前進探索,說到底是防守戰術。“當然,這也是在軟件應用閉環越來越難以繼續的背景下進行的軟硬結合,總之,還是封閉花園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M系列芯片是基于ARM架構的,想要構筑自己的芯片生態,蘋果必須說服第三方開發者進行從X86到ARM的軟件遷移,但目前看來這個進程還十分緩慢,現階段依然有不少主流軟件無法提供ARM版解決方案。

          在馬繼華看來,蘋果現在不想冒風險,在新技術成熟前采取觀望等待的策略,利用自身品牌優勢摘桃子。“長期如此,勢必讓蘋果的創新力大打折扣,一旦有顛覆式創新出現,這家公司很難跟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