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特電氣產銷數據“打架”:財務內控混亂 持續經營能力存疑
- 2021年10月2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日,輸配電設備企業新華都特種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特電氣”)的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此前,該公司已于9月10日上會審核獲通過。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不斷增加,西電東送、南北互供、跨區域聯網等工程的建設加快,帶動了中國輸配電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
近日,輸配電設備企業新華都特種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特電氣”)的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此前,該公司已于9月10日上會審核獲通過。
新特電氣是國產品牌變頻用變壓器制造商,主營業務為以變頻用變壓器為核心的各式特種變壓器、電抗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配套產品的銷售。其擬登陸創業板,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保薦代表人為張海東、肖兵。
然而,記者研究發現,新特電氣存在財務內控混亂、前后招股書數據“打架”、毛利率受原材料價格影響大、盈利質量較差等問題。
9月26日,記者針對上述問題向新特電氣發函詢問。9月29日,記者收到新特電氣的回復函,但其并未對相關問題作出具體解釋。
會計錯誤眾多,產銷數據涉嫌造假
新特電氣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但于去年7月停牌,并擬轉戰創業板。
在2021年9月披露的IPO招股書中,新特電氣對其新三板掛牌期間的財務數據進行了諸多調整與會計錯誤修正,許多主要的財務數據如應收賬款、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乃至主營業務收入都被作了修改,會計更正科目總和高達28項,其中會計列報錯誤10項、確認和計量錯誤17項、披露錯誤1項。
上述前期會計差錯對IPO報告期各期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具體影響金額和占比情況如下表所示。
為何新三板掛牌期間的財務數據存在如此多的錯誤,新特電氣財務內控是否混亂不堪,其是否涉嫌財務造假?
此外,記者在對比新特電氣分別于2020年7月9日、2021年9月10日發布的兩版招股書后,發現新特電氣主要產品的產量、銷量(以臺數計算)的數據也有較大出入。
新特電氣于2020年7月9日發布的第一版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8年、2019 年,該公司主要產品的總產量分別是6186 臺、7624臺,2019年的銷量為7201臺,而新特電氣于2021年9月10日發布的招股書(上會稿)卻顯示,同期,該公司主要產品的總產量分別為6181臺、7616臺,2019年的銷量為7209臺。具體變化如圖所示(標記黃色的地方為數據不一致)。
對比可見,兩版招股書的2018年、2019年總產量數據分別相差5臺、8臺,2019年總銷量數據相差8臺。對此,新特電氣在招股書中并未作出任何說明。
為何兩版招股書關于同一年份的產銷數據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新特電氣報告期內的真實產量與銷量為多少?該公司財務內控、生產管理是否極其混亂?保薦機構民生證券是否未履職盡責?對此,新特電氣及保薦機構民生證券還需給出合理解釋。
應收賬款大增毛利率劇降,持續經營能力存疑
除了內控混亂的“內憂”,新特電氣經營層面還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外患”。
報告期內,新特電氣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7億元、2.71億元、3.4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5687.41萬元、6799.47萬元、8299.43萬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30.27萬元、2162.20萬元、3117.40萬元。
同期,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29億元、1.5億元、1.71億元,呈持續上升趨勢。
可以看出,新特電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低于同期凈利潤,盈利質量較差。
此外,報告期內,在新特電氣的成本結構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分別為73.56%、71.27%、70.95%,占比均超過70%,營業成本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特電氣業務產品主要原材料銅、鋁、硅鋼片的采購價格大幅上漲,將進一步影響新特電氣營業利潤。
2021年上半年,新特電氣產品用量較多的銅桿、鋁桿、無取向硅鋼片平均采購價格較上年同期分別上漲43.01%、26.88%和26.45%,上漲幅度較大。
在此影響下,新特電氣2021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58%,但同期營業成本為1.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9.71%,由此導致凈利潤同比下滑了7.8%。
招股書顯示,2021年1-6月,新特電氣綜合毛利率為34.70%,較2020 年末的綜合毛利率下降 6.39個百分點。
記者認為,若未來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新特電氣當前的毛利率水平恐難以持續,盈利能力或隨之大幅下降,不排除虧損的可能,同時,其盈利質量亦恐難以得到改善。
總結
財務內控混亂,生產數據前后不一,新特電氣的信披真實性恐打上一個問號。同時,隨著主要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該公司營業成本大增,持續盈利能力將遭到考驗。這樣的企業,即便順利獲批上市,恐也遭投資者用腳投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