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沒有走出“低谷”,董明珠不再強硬
- 2021年07月01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此前爭議四起,如今卻高票通過。格力電器(51.500, -0.60, -1.15%)推出的“半價”員工持股計劃,在6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中上演了出人意料的反轉一幕。
此前爭議四起,如今卻高票通過。格力電器(51.500,?-0.60,?-1.15%)推出的“半價”員工持股計劃,在6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中上演了出人意料的反轉一幕。
當日,格力電器提出的13項議案均被股東大會通過。被部分中小股東表態要投反對票的員工持股方案,也以75.75%的贊成票順利通過。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當天因為工作原因未出現在股東大會現場,以視頻連線方式參加會議。
闖關股東大會后,格力的首個員工持股計劃要面臨是否對普通員工足夠激勵的考驗。而一直是A股大白馬的格力,也面臨著以往的估值增長邏輯不再被認可的窘境。7月1日,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格力電器股價為51.52元,降1.11%,目前市值約3100億元。
一直在選接班人
引起巨大爭議的員工持股方案如此順利地被股東大會通過,并非沒有征兆。
6月27日,格力電器宣布第二期回購約1.01億股股份的用途,由原計劃“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變更為“回購股份用于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本次變更及注銷后,格力電器的總股本將由約60.16億股變更為59.14億股。
股本減少,相應每股收益增多,被認為是對中小股東的利好。在這背后,更改回購股份用途,則被外界看做是董明珠對沸盈輿論的一次妥協。
6月20日晚間,格力宣布了自己首個涉及1.2萬名員工的“半價”員工持股方案。持股草案顯示,這次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為三年,資金規模不超30億元,價格定為27.68元/股,相當于其此前回購均價的50%。
員工半價持股的方案在資本市場并不鮮見,這本來就帶有激勵性質。但引起爭議的焦點之一在于,這個半價方案被認為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卻對董明珠自己激勵太多。擬出資上限為8.3億元的董明珠,在員工持股計劃中占據26.87%的比例。如果頂格認購,這些股份入手她就將浮盈8.3億。
而一個被用來做對比的例子是,6月23日晚間,美的集團(71.200,?-0.17,?-0.24%)宣布其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何享健已完成8億元增持美的集團的計劃。當日美的盤中出現了70.7元的今年股價低點。
員工持股計劃實際要持有到退休這一條款的限制,看起來也更有利于近年來一直被追問接班人問題的董明珠。甚至有觀點認為這個員工持股計劃是送給董明珠的退休“大禮包”。
宣布持股計劃后,格力電器的股價在6月22日盤中一度跌至49.5元,這也是格力電器52周的股價最低點。
6月30日,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一直在選擇接班人當中,“不是我們說你行就行,而是你自己行才可以。”而在6月26日的路演活動中,董明珠還稱自己不會明年退休,“即使退休也不會賣股票。我要為公司長期發展負責。”
持股方案激勵誰?
格力的首次員工持股方案除了覆蓋董明珠等8名董監高外,還包括11992名中層干部、核心員工。除了董明珠外,另外7位董監高成員的擬出資金額上限,最低超過220萬元。高額的持股,讓他們的未來與格力捆綁地更緊密。但對于普通員工來說,這個員工持股方案能起到同樣的激勵效果么?
格力一直被認為是空調行業的“黃埔軍校”。6月30日,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中被問及格力技術部離職率較高的相關問題時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珠海地處比較偏僻,很多年輕人對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比較向往。另一方面很多年輕人覺得工作累。
但薪酬不具有競爭力,也是長期面對挖角窘境的格力所不能回避的問題。
不僅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的2020年薪酬比董明珠高出近3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格力共支付薪酬89億,以8.4萬員工粗略計算,人均工資約為10.6萬元。但同期,擁有約15萬員工的美的集團人均收入18.9萬元。擁有9.9萬員工的海爾智家(25.880,?-0.03,?-0.12%)人均工資22.2萬。需要提及的是,美的、海爾的總部也同樣不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而海爾智家董事長梁海山2020年的薪酬只有256萬元。
但董明珠在6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上表示,漲薪留人效果并不理想,今后格力將重點通過員工持股計劃來留住人才。但問題來了,格力給出的這份持股方案,對普通員工的吸引力是否足夠大?
方案顯示,11992名員工將認購7468.58萬股格力電器股份,占據這份持股計劃的68.92%。以此粗略計算,這些員工人均認購6228股,人均出資17.24萬元,約抵一年半的格力人均工資。
但為了實現人均17.24元的持股,認購員工需要付出的條件之一是在格力工作到退休。有業內人士在跟《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認為,退休這個條件或許會讓許多年輕員工對這個持股方案望而卻步,他認為格力還是應該在薪酬上更有競爭力。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年輕員工或許也并不是格力想激勵的主要范圍。6月26日的路演活動中,格力方面還表示,公司對工作10年以上、20年以上的老員工和技術工人都進行了篩選,盡可能覆蓋更多核心員工。
強調分紅平爭議
格力在盡力推動自己的首個員工持股計劃順利通過。
不僅董明珠和格力董秘鄧曉博在6月26日面向200余名投資者進行了路演。近日,申萬宏源(4.670,?-0.01,?-0.21%)、華泰、安信等多家券商都先后發布了對格力電器投資評級為買入或增持的研報。
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談及大股東高瓴時表示,高瓴資本最大的(支持)就是相信我們,高瓴非常尊重我們的團隊,我們唯一的尊重就是把企業搞好,“不僅僅是高瓴,我認為要向所有股民負責任,給股民分紅”。目前持股15%的高瓴尚未進入格力電器董事會。
需要提及的是,雖然持股方案此前引發巨大爭議,但董明珠卻不復2016年投資銀隆遇阻時對待中小股東的強硬態度。她對股東大會現場的投資者表示,要長期持有格力股票,她會盡最大的可能給大家實現分紅的保障。當天,在審議員工持股方案時,中小股東的同意票僅占出席會議中小股東所持股份的68.7%。
在董明珠連續提到分紅問題背后,格力近年來的股價走勢難讓投資者興奮。2020年1月9日,格力電器股價曾在盤中突破70元,但隨后格力用了近一年時間才在2020年末重新接近70元大關。6月30日,格力電器股價收于52.1元,上漲1.82%。但相較格力電器1月初出現的66.78元這個今年股價高點,縮水約22%。
在這背后,伴隨著疫情對線下零售的沖擊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蕭條,格力過去依靠空調主業大而強的估值增長邏輯不再被資本市場認可。事實上,在疫情之前,格力電器就已經陷入營收和利潤增長緩慢的境地。數據顯示,格力電器2017-2019年的歸屬凈利潤分別同比上漲45%、17%和下降5.84%。而在2020年,多元化業務尚未形成較大規模的格力,在白電三巨頭中最不抗跌,歸屬凈利潤下降10.21%。
但董明珠在6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去年格力幾百億的庫存得以清理,前期理順渠道、物流、安裝等通道,后續會給發展提供更為順暢的條件。她還提到,在渠道改革方面,通過銷售公司發到經銷商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銷售公司會逐步轉變職能,起到維護市場和統籌調配的作用。”
線下經銷商團隊曾是格力打天下的重要助力。今年一季報中,代表核心經銷商持股的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仍以8.2%的持股比例位列格力電器第三大股東。如何平衡好昔日兄弟的利益,又如何在地產萎靡、空調遇冷的行業走勢下,讓資本市場認可格力的估值增長邏輯,都是擺在董明珠面前的問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