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鴻蒙“朋友圈”擴容 金融機構“跑步入場”
- 2021年06月11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日前,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馬上消費金融和眾安保險相繼官宣接入鴻蒙,支持操作系統國產化,參與鴻蒙生態建設。
華為HarmonyOS(下稱:鴻蒙)系統正吸引一眾金融機構的目光。
日前,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馬上消費金融和眾安保險相繼官宣接入鴻蒙,支持操作系統國產化,參與鴻蒙生態建設。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從金融機構角度來看,結合鴻蒙系統強大的功能和延展性,有利于為用戶推出更高效的產品和服務,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金融機構參與。
“金融機構積極接入鴻蒙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參與鴻蒙生態的建設。”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記者解析認為,通過融入鴻蒙生態,信用卡進一步延伸終端服務觸點,可以讓金融服務滲入鴻蒙生態下的各類生活場景。這對于正在力推手機銀行等移動端產品的金融機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已有3家銀行官宣對接鴻蒙
從目前公布的鴻蒙系統的特點來看,鴻蒙系統定位于萬物互聯,能夠鏈接如電視、汽車、手表、智能家居等各類終端,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帶來便捷、安全可靠的全場景交互體驗。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記者指出,鴻蒙的特點及定位使用戶在多樣的場景中實現更多的人機交互。不同場景下會存在更加豐富的金融需求及多維數據,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這都是價值所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多家金融機構“跑步”接入鴻蒙,其中已官宣的銀行有三家,分別是中國銀行、廣發銀行及中信銀行。
中國銀行官宣稱,結合鴻蒙的功能特性,率先推出“中銀外幣現鈔預約”原子化服務,布局開放銀行場景新生態,積極探索輕量化服務。中國銀行方面表示,未來將攜手華為持續深入探索鴻蒙帶來的全新技術及服務方式,進一步創新金融產品與生態場景的結合,并嘗試推出基于“語音喚起”“多端協同”等特色功能的金融場景服務。
廣發銀行信用卡則發布公告稱,正式成為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生態首批成員,作為銀行業率先適配鴻蒙的信用卡應用,“發現精彩”APP全力支持操作系統國產化。此外,記者注意到,廣發商城設有鴻蒙專區支持升級國產新系統的華為手機、手表、耳機享受最高24期免息分期。
另外,中信銀行信用卡官方視頻號上官宣,國內首批鴻蒙信用卡創新應用——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鴻蒙版正式上線。記者注意到,其信用卡申請流程也將全面簡化。
于百程闡述觀點認為,“目前來看,銀行接入鴻蒙形式主要分為APP適配鴻蒙、推出原子化服務、商城上線鴻蒙專區三大方面。APP適配鴻蒙將成為銀行的必然選擇,但原子化服務是鴻蒙操作系統的新特性,使用者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訪問想要的服務,不需要事先下載PP。這一功能對于用戶來說可能體驗更好,有望成為金融機構重點嘗試合作的領域”。
未來或有更多金融機構參與
除銀行之外,也有其他金融機構官宣“對接”華為鴻蒙。6月9日,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馬上消費金融宣布將參與鴻蒙生態建設,旗下安逸花APP已率先適配華為鴻蒙系統。
據記者了解,早在鴻蒙2.0發布之前的一個月,其研發團隊就啟動了適配鴻蒙系統的技術調研,成為率先在華為應用市場正式上線的消費金融類APP。
馬上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正積極推進‘金融+’場景,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云等金融科技力量,持續深化合作并支持國產系統的發展,積極備戰國產化盛宴”。
此外,眾安保險也官宣借助鴻蒙的能力,用萬能卡片為用戶打造個性化、場景化、智能化的保障產品和服務。
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鴻蒙是新一代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了統一的語言,給用戶帶來了簡捷、流暢、連續、安全可靠的全場景交互體驗。
對于金融機構垂青鴻蒙的原因,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記者分析認為,第一,金融機構對接鴻蒙未來可以探索的合作模式還有很多,隨著其生態融合的不斷完善,對未來銀行機構開展業務會有非常多助益;第二,鴻蒙是一個開源系統,也是一個開放的生態,這非常符合未來開放銀行發展的理念,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鴻蒙生態構建起各具特色的開放銀行生態;第三,銀行等金融機構率先接入鴻蒙,是對未來鴻蒙生態非常有信心的表現,且先接入鴻蒙同時也將獲得先發優勢。
此外,黃大智表示,“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測試。萬物互聯所產生的數據、場景、終端都是指數級上升的,也必然會有更多的金融需求”。
劉斌指出,隨著鴻蒙生態完善、技術成熟、標準建立,更多金融機構加入鴻蒙已成了必然趨勢。鴻蒙是一個開源的系統、開放的生態,未來會具有明顯的網絡效應,參與的機構越多,網絡價值也會越大,從而形成閉環的發展模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