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輝光電長期借款超120億元嚴重“缺錢” 產品布局另類缺乏盈利能力
- 2021年05月17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5月10日,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發布招股意向書,即將上市發行。只是,依靠上市募資和輝光電能暫時解決面前的資金困局,卻不知道其何時才能扭轉企業持續虧損的不利局面?
5月10日,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發布招股意向書,即將上市發行。只是,依靠上市募資和輝光電能暫時解決面前的資金困局,卻不知道其何時才能扭轉企業持續虧損的不利局面?
招股書顯示,和輝光電是國內知名的?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制造商,專注于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目前建設有2條不同世代生產線,自稱可以滿足下游不同應用領域、不同規格類型的多樣化需求。
本次上市,和輝光電擬募集資金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于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建設,2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企業對資金的渴望由此可見一斑。
通過公司年報可以發現,過去幾年中公司“造血”能力始終不足,2017年至2020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直都是負值,分別為-5.67億元、-3.29億元、?-4.09億元和-1.79億元,如今雖然距離在A股上市發行的時間越來越近,但其何時能扭虧為贏尚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負債壓力巨大?缺乏盈利能力
根據招股書數據,和輝光電2017年至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創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25.02億元,表面上看來增長形勢喜人。然而其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始終為負值,分別為-10.00億元、-8.47億元、-10.06億元和-10.36億元,也就是說著四年來,公司毫無盈利性可言,四年內虧損額高達38.89億元。
持續虧損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經審計的未分配利潤為-12.36億元。這就意味著,即使其在上市后獲得了股市資金的“輸血”,但恐怕仍然難以在短期內完全彌補累積虧損,如此情況之下,也就無法向股東進行分紅,沒有業績的支撐,廣大投資者想要獲利,恐怕也需要漫長的等待。
由于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不得不借助外來資金保障正常生產的進行。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和輝光電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58.25%,報告期內總負債分別為52.29億元、70.31億元、118.72億元和144.29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5.60億元、9.80億元、7.38億元、7.22億元,長期借款分別為40.40億元、53.87億元、97.58億元、120.89億元。但同一時期企業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金額分別僅為45.58億元、16.54億元、25.07億元和、14.21億元,對比之下,企業所承受的還款壓力之大顯而易見。
持續走高的負債,一方面令企業承擔著巨大的還款壓力,同時還不得不背負高額的財務費用。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僅利息費用一項便分別達1.71億元、1.36億元、1.60?億元和1.92億元。高額的利息支出令現金流承壓,同時也進一步加大企業經營成本,使原本就持續虧損的和輝光電更加雪上加霜,如果一直沒有高利潤的新產品出現,企業想要扭虧為贏恐怕很難。
產品布局“另類”或制約未來發展
和輝光電的主要產品為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全部來源于此類產品,由于產品結構相對單一,存在一定風險。根據產品形態是否可曲可折劃分,?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可以分為剛性AMOLED?顯示面板與柔性?AMOLED?顯示面板,而和輝光電則選擇以發展剛性AMOLED?產品為主,這多少顯得有些“另類”,因為自2017?年以來,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同行業公司三星、京東方等投產或正在建設的產線均為柔性面板產線。
作為公司2020年度的第一大客戶,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當年向和輝光電采購智能穿戴類顯示面板約為5.96億元,占其全年銷售額的?24.26%。然而,華為近期推出的主流手機產品多以曲面屏設計為主,無論是最新的P40?Pro還是Mate?30?Pro均是曲面屏設計,而其未來的產品很可能仍以柔性的曲面屏為主。不僅僅是華為,就各大品牌的電子產品而言,OLED取代LCD已成主流趨勢,并朝著曲面→可折疊→可卷曲的方向發展,柔性OLED在電子產品顯示屏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應用范圍從手機向電視等產品拓展。
同時,由于柔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在形態方面更具可塑性,能夠實現彎曲、折疊和卷曲等多種形態,使其在未來終端領域中具備了多樣化的應用可能性,因此也成為了顯示面板生產廠家的主打產品。
以其招股書中所列同行業公司京東方、深天馬、TCL科技、維信諾為例,這4家中國主要AMOLED面板廠商在2020年之前柔性面板產量合計已達145K/月。此外,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9年,京東方的柔性?AMOLED?出貨量便緊隨三星之后位居全球第二,并在中國大陸以?86.7%的市占率位居首位,其產品更是應用于華為、摩托羅拉、OPPO、努比亞等多個手機品牌。
同時,京東方已宣布投資4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其設計產能均為48K/月,目前成都和綿陽的生產線正處于量產爬坡中,重慶的生產線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投產,福州項目也處于規劃中。
而深天馬的G6?AMOLED柔性生產線也已經于2020年5月18日全面開工,預計2022年開始釋放產能,項目建成后有望助力公司柔性AMOLED產能規模躋身全球前三。
反觀和輝光電的產品布局,卻以重點發展剛性產品為主,而柔性產品生產能力比較薄弱。近三年來,柔性產品創造的銷售收入分別僅為19.15萬元、2269.36萬元和?7.15萬元。對此,該公司也意識到了其中的不足,其在招股書中表示,雖然公司通過建設剛柔兼容的生產線實現了對柔性面板產能的儲備,在第?4.5代線和第?6?代線中剛柔兼容產線全部生產柔性面板時,兩條世代線的柔性產能均為7.5K/月,但是柔性面板產能亦相對有限。
而且,其目前擬募資80億元進行產能擴充的第六代?AMOLED?生產線中,其中一條為產能7.5K/月的剛性產線,另一條則為產能7.5K/月的剛柔兼容產線,即使未來其剛柔兼容產線全部用來生產柔性面板,其產能也不足以與同行業公司競爭。
更值得注意的是,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表示,在前期經營積累的基礎上,公司將選擇產品形態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在剛性面板和柔性面板產品長期共同發展的背景下,仍以剛性?AMOLED?顯示面板為重點。
更何況,國內同行公司新增的大部分柔性面板產能計劃于2021年上半年投入量產,和輝光電的募投項目產能要到3年后才得以釋放,在新產品迭代更新如此之快的電子產品市場,“慢半拍”的和輝光電屆時是否會錯過柔性面板市場的紅利期,顯然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