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智能化掀起新一輪“造車熱” 評論:“重新定義汽車”沒那么容易
          • 2021年04月23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即使是普通人,從大大小小車展活動,到各種媒體相關報道,也不難感受到這兩年頂著“新能源”“智能化”掀起的新一輪“造車熱”。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宣布加入造車行業或許還能理解,可有些“新勢力”就讓人看不懂:有手機企業,有互聯網搜索巨頭,還有家電企業、房地產公司……是不是只要愿意砸錢,或者帶著天然的互聯網基因,就都能在汽車行業實現華麗轉身,開拓一片新天地了?

          即使是普通人,從大大小小車展活動,到各種媒體相關報道,也不難感受到這兩年頂著“新能源”“智能化”掀起的新一輪“造車熱”。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宣布加入造車行業或許還能理解,可有些“新勢力”就讓人看不懂:有手機企業,有互聯網搜索巨頭,還有家電企業、房地產公司……是不是只要愿意砸錢,或者帶著天然的互聯網基因,就都能在汽車行業實現華麗轉身,開拓一片新天地了?

          至少在行業的主導話語體系里,智能化代表了汽車行業的未來方向。據說面向未來,智能汽車比拼的將不再是發動機、變速器這些需要長期積累的硬技術,而是“智能化”操控與應用、自動駕乘體驗等,因此“門檻”已經大大降低了。加之特斯拉僅去年一年股票漲幅就超過了700%,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在美股表現優異,許多人都產生了一種幻覺,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彎道超車”了。

          稍微把時間線拉長一點,跟風造車并非近年獨有。本世紀之初,剛剛加入世貿組織那會兒,各地也一度掀起過“造車熱”,當時業內流傳過一句調侃:“干不了別的就去造汽車”。至于結果如何,今天回頭看十分清楚。另外,新能源汽車概念剛興起那會兒,在各地產業政策支持下,一些地方也大力招商引資催生過一股“造車熱”,可時至今日,人們看到的除了大量停擺的項目工地,也就只有“PPT造車”這樣的調侃了。

          除了“門檻降低論”,新一輪的“造車熱”還伴隨著很多新話術,比如“憑借互聯網和智能化技術重新定義汽車”。以普通人的視角,相比人工駕駛,自動駕駛或許算是重新定義了汽車,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有了強大的智能軟件支撐,制造汽車就像制造一件玩具那樣容易?最近的上海車展上,有些智能汽車大肆宣揚“移動的智慧空間”,強調“出眾的顏值”“科技感十足”等賣點。問題是,如果承認汽車首先是一種交通工具,這些汽車的安全屬性如何?就連特斯拉尚問題頻頻,那么摩拳擦掌者是不是該想想如何“重新定義汽車”?

          還有一種典型話術,即傳統汽車不爭氣、轉型太慢,這將給其他人機會。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市場優勝劣汰本是自然,可是,一些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行業的“新勢力”底氣何在?眼見著前不久因為“缺芯”就導致了眾多車企停產,倘若真有些“新勢力”想在智能化領域分一杯羹,與其費盡心思“拼顏值”,造一個放大版電動車,何妨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上提前布局,多下下功夫呢?話說回來,這樣的操心也可能是純屬多余,保不齊有些“新勢力”不過是把造車當成噱頭,打的是圈地賣地生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