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長威科技再度沖擊IPO 增速放緩、銷售集中等問題待解
          • 2021年03月18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近日,據上交所披露,去年9月4日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的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將于3月22日迎來首發上會。

          近日,據上交所披露,去年9月4日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的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將于3月22日迎來首發上會。

          這并非長威科技首次沖擊IPO。早在2016年底長威科技就申請在主板上市,不過最終折戟。然而時隔多年再次沖擊IPO,過去所面臨的業務地域集中、營收、增速和現金流等問題依舊存在。

          再次站在IPO的門口,長威科技能否成功突圍?

          增速放緩,與競品差距大

          長威科技成立于2000年3月1日,是一家從事智慧城市建設的信息技術企業,主要是為各級黨政機關、金融、企業等客戶提供集智慧應用開發、系統集成服務、運維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信息技術服務。

          早年間,長威科技成功拿下標桿客戶“興業銀行視頻會議系統”項目。而興業銀行第一大股東是福建省財政廳,借興業銀行項目的成功,長威科技憑很快就進入了福建省政務行業系統集成領域,業務也快速發展。

          招股書顯示,長威科技從2017年至2020年1-6月的收入分別為3.25億元、3.66億元、 3.81億元和 1.98億元,資產總額分別為3.66億元、4.49億元、5.35億元和 5.6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68.60萬元、 4552.73萬元、5109.18萬元 和539.90萬元。

          而2019年,易華錄、辰安科技、南威軟件、榕基軟件等可比上市公司經審計的收入分別為37.44億元、15.65億元、13.79億元和7.27億元,總資產分別為129.06億元、26.63億元、38.12億元和27.59億元。

          不論是收入還是總資產,長威科技與這些競品的差距都極大。即使是2019年收入最少的榕基軟件,也是長威科技的近2倍。

          相較于經營規模小于競品,長威科技還面臨著增速放緩,且低于行業增速等問題。2017 -2019年,長威科技收入增幅分別為11.20%、12.62%和4.1%,而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收入增速,在2018-2019年分別為14.57%和13.8%。

          這些都將造成長威科技在市場競爭中,處于資金和規模劣勢。

          業務過度集中,轉型不利

          作為一家起步于福建的企業,福建不僅是長威科技的大本營,也是長威科技的主要產糧地。

          招股書數據顯示,長威科技業務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內。2017年至2020年1-6月,長威科技來自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3.22%、93.72%、85.08%和 72.28%。

          雖然早在2016年長威科技首次沖擊IPO時,就提出了“根植福建、立足海西、輻射全國”,也在重慶、云南、江西等省市成功開拓了智慧校園、智慧城市、智慧環保等項目。但從收入數據可以看出,“輻射全國”的效果并不理想。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占比雖然在逐步下降,但是直到2020年上半年仍然高達72%以上。

          而在長威科技主要從事的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不論是從投入規模還是建設情況上,福建省與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差距還是比較大。作為業務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內的智慧城市建設企業,如果不能向省外更多的市場拓展,在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等巨頭紛紛加速布局之際,長威科技想要搶占這一領域,將難上加難。

          長威科技業務集中的風險不僅在于此,客戶過分集中,也是其主要風險。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1-6月,長威科技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分別為 73.24%、62.90%、53.93%和 56.50%。

          客戶過分集中,將給未來業務的發展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的風險。在如今智慧城市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一旦大客戶流失,而公司不能持續開拓省外客戶和其他重點客戶,將對公司業務造成不利影響。

          壞賬增加,現金流堪憂

          長威科技客戶主要集中于各級黨政機關等相關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單位。而政府和事業單位項目驗收嚴格、付款審批流程相對較長,導致回款周期長、應收賬款較多。2017年至2020年1-6月,應收賬款分別為3601.62 萬元、8347.00 萬元、14033.34萬元和17524.10萬元。

          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加,一方面導致壞賬率的提升。2017年至2020年1-6月,長威科技共計提了壞賬215.15萬元、447.9萬元、685.5萬元和817.6萬元,實際產生的壞賬達-36.87 萬元、227.98萬元、269.09萬元和203.00萬元。

          另一方面,應收賬款又造成現金流堪憂。長威科技2017年至2020年1-6月,現金流分別為4037萬元、-4302萬元、-933萬元和-5949萬元。

          自2018年開始,長威科技現金流就一直為負。這期間,長威科技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69萬元、4553萬元、5109萬元和582萬元。2020年上半年,現金流不僅為負,而且是凈利潤的10倍多。如今堪憂的現金流狀況,將給經營帶來更大的風險。

          而現金流狀況越來越差的同時,由于項目周期長,造成存貨賬面價值較大。若出現管理不善、質量問題等問題導致項目不能順利驗收,將出現存貨減值的風險。2017年至2020年1-6月,長威科技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 13886.41 萬元、15798.63 萬元、17164.23 萬元和 16726.11 萬元,占當期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37.93%、35.15%、32.10%和29.52%。

          對于長威科技而言,如果這些風險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即便是成功上市,未來之路一樣充滿坎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