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 未來促消費要更多發揮政策合力
- 2025年02月2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近期潘功勝不止一次提到“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今年1月份,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上曾強調“積極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并進一步表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方向將從過去的更多偏向投資,轉向消費與投資并重,并更加重視消費”。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行長潘功勝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研討會上作主旨發言時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了全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特別是去年9月下旬以來,中國政府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會信心,經濟明顯回升。
潘功勝還表示,下一步,中國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強化宏觀經濟政策的逆周期調節,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事實上,近期潘功勝不止一次提到“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今年1月份,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上曾強調“積極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并進一步表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方向將從過去的更多偏向投資,轉向消費與投資并重,并更加重視消費”。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近期各類官方表態來看,我國宏觀調控思路正動態調整優化,向投資與消費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費轉變。
有業內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力提振消費,從根本上還是要切實提高居民收入,完善民生保障。居民沒有后顧之憂,能消費、敢消費,消費潛力才能持續釋放,并形成有效的消費信貸需求,實現經濟金融的良性循環。
該專家表示,未來促消費要更多發揮政策合力。“相較而言,財政政策在促消費方面具有不增加居民負債、支持面廣、撬動效果好等優勢,同時低收入人群社會保障,養老育幼等政策也有較大發揮空間。”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提振消費一方面是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需要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居民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穩步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合理優化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標準等;另一方面是深挖消費潛力,應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惠民,推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強化消費品牌引領,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培育如“人工智能+消費”、健康消費等新熱點。此外,還要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需要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制度,暢通消費維權渠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